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过了末伏就凉快了吗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0日 来源:网络

俗话说“热在三伏”,尤其在城市中,仿佛置身巨大的蒸笼。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因此,“三伏天”的气候特点表现为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此时人体的感受自然是闷热难耐。

一般来说,出了伏天,天气会逐渐的转凉,尤其是今年出伏后,已经是立秋的半个月了,所以今年三伏天过后温度肯定会有所下降,天气逐渐的转凉。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入伏就是初伏的第一天,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第4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头伏)和中伏(二伏)的开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其规律是:凡入伏日在7月11日—7月17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40天(其中“中伏”为20天);凡入伏日在7月18日—7月20日之间的,当年伏天一般为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