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入伏,“三伏”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正值盛夏酷暑,今年“三伏”共40天,大家更要做好防暑防晒。
2022年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2022年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2022年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三伏天不能做哪些事
1、短时间内大量喝水
短时间内咕咚咕咚的喝水虽然能解渴,但却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承受的负担,甚至会诱发心力衰竭。平时应提醒自己多喝水,不能等到口渴后再喝,每隔一小时喝200~300毫升左右,注意小口慢喝。
2、大量吃冷饮
炎热夏季不少人喜欢喝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饮料,连续吃好几根冰激凌或雪糕,虽然一时舒爽,但却会造成气血凝滞,导致慢性腹泻和消化不良。因此夏季应远离冷饮,非吃不可时应安排在饭后1~2个小时。夏季应做到热养生,多喝热茶或生姜水,能帮助排汗和散发热气。
3、长期吹空调
三伏天怎能缺少空调,不少人把空调调得特别低。从高温室外突然进入低温的空调房时,使得血管快速收缩,血压波动幅度大,易诱发急性心梗或中风。夏季再热也不能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不能低于26℃,室内和室外温差控制在7℃以内。另外,注意室内通风,每隔2~3个小时开窗通风一次。此外,避免空调和风扇直吹身体,待在空调房时应穿长袖长裤,避免肩颈部和膝盖受到冷刺激。
4、冲凉水澡
大汗淋漓时突然冲冷水澡,会使得血管迅速收缩,血压波动幅度大,从而引起头痛头晕和心脑血管意外。出汗后应先擦掉身上的汗液,休息15分钟之后再洗温水澡。
5、光着脚走路
脚离着心脏比较远,供血差,脂肪层薄弱,易受到寒邪入侵,因此夏季不能光着脚在路上走,即使高温天气也要穿上袜子。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能帮助缓解疲劳感,同时也能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