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初伏是什么意思啊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来源:网络

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也叫头伏。

荷花谢世莲蓬诞生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这是真正暑天的开始。百姓常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开始称入伏或交伏,伏期结束称出伏。中伏天数的多少视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为10天。

荷花池布满了绿色的浮萍

初伏的初是什么意思

初释义:1.开始的。2.开始的一段时间。3.第一个。4.第一次;刚开始。5.最低的(等级)。6.原来的。7.原来的情况。8.姓。

初伏的初是第一个伏天。

初有开始的意思,放在这里使用有第一的意味在里面,初伏就是夏天的第一个伏天,进入伏天之后,天气会慢慢变得炎热起来,大家要注意做好防暑和防晒工作,以免中暑和晒伤。

荷花荷叶

初伏的伏是什么意思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初伏”的“伏”就是指“伏邪”。

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人们常说的“伏天”,也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初伏就是第一个伏天,接下来还有两个伏天,其中中伏最热。

初伏的风俗

民间有句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据说与节气和那时菜农生产技艺有关:农业落后,也没有暖棚设施,没有更多夏令青菜供应百姓,夏至数伏时正是蔬菜青黄不接断档之时,也因伏天时特炎热,汗流浃背的人们都愿在此时弄些简单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饭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饺子、面条、烙饼的食俗。

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据史载: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一书中就记述一种馄饨食品:“今云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鲁番一个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发现了十多个饺子,其形状跟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到清代时吃饺子称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上云:“每届初一,无论贫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谓云煮饽饽。”以上可见吃饺子历史之悠久。

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