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热!高温酷热!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 |
 | 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
 | 1、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2、冷在三九,热在中伏。3、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司马光。宋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
 | 山东:“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
 | 大暑时节的由来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
 |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 |
 |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
 |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
 |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
 |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
 | 大暑贴三伏贴最好中医认为,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这一天贴三伏贴效果也最好。 |
 |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汉族信仰习俗。它起源于瘟疫发生的原因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年代,人们把瘟神的横行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等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等送走来消灭瘟疫的习俗。 |
 |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
 |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
 |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
 |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煎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
 | 米糟是煮些干饭,再把酒曲压碎一起拌,盖上盖密封一两天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就可以了。 |
 |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为何要选童子鸡呢? |
 |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
 |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 |
 | 浙江台州一带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调蛋选用上等的本地鸡蛋和生姜的姜汁,打散鸡蛋后在蛋糊中加入煮沸后冷却的姜汁,再加上适量的冰糖和黄酒进行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