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2019年几号进伏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2日 来源:网络

2019年几号进伏:7月12号

三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按照俗语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事实上,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2019年三伏天共40天,具体如下:初伏7月12日到7月21日(10天)、中伏7月22日到8月10日(20天)、末伏8月11日到8月20日(10天)。

三伏天的形成

三伏天之所以如此闷热潮湿,主要有三个因素:

首先,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至,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入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增多,而散发的热量却会减少,为此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以至于天气会越来越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也随之进入最热状态。

其次,夏季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水的热容量比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造成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最后,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受此影响,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会促使天气晴朗少云,这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吸收热量更多,进而导致天气也更热。

容易热出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