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2016年7月27日中伏,好好「艾」自己!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7日 来源:网络

天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进入中伏。贴三伏贴的小伙伴记得要去贴中伏的伏贴哦!

懒得跑医院贴伏贴的话,自己在家做做「艾」也是不错的。毕竟艾灸算是养生党的高级配置。要是没艾灸过,都不好意思说你懂养生。

时至中伏,夏季快过完了。趁着借助天地阳气旺盛,自己试着艾灸吧。祛湿排寒,温阳补虚,对寒虚症状的改善,事半功倍。

何谓「艾灸」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名医别录》

灸,烧灼的意思,是传统中医四大疗法之一。以艾叶为灸料的灸法,可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百病的说法虽是夸张,但体虚、寒湿重、上热下寒的人,学会艾灸,比吃什么补药都好使。

吃凉腹泻、容易感冒、鼻炎流涕、比别人怕冷、关节冷痛、痛经、脚冷爱上火、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白带清稀量多……这些由于阳气不足、寒湿重、气血不通等引起的问题,都可以用艾灸调理。

各种「灸」法

1、直接灸

最传统的灸法是把艾绒揉成圆锥形,放在肉上直接点燃,为了治疗效果好,甚至留下疤痕灸疮……过于高级的玩法,暂时不推荐。

2、间接灸

艾炷和皮肤之间隔垫物品,如姜片、蒜片、盐、附子等。例如隔姜灸:鲜生姜切成直径30毫米、厚3毫米的薄片,中间用牙签扎几个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部位,一般灸5~10柱,如果感到烫,可移动、提起姜片。适合寒症。

3、艾条悬灸

手拿艾条对准穴位,在高于皮肤2~3厘米处进行熏烤,感觉温热而不灼热为好。比起直接接触皮肤的灸法安全许多,而效果又比温灸器更好。

4、艾灸盒

自己玩艾灸比较安全的做法是用艾灸盒,可以根据需要艾灸的部位选择不同的类型,有松紧带可以固定,便于自己操作。

心得贴士

每天中午前艾灸效果更好。

每个穴位10~15分钟,皮肤红晕,温热而不灼热为好,每次艾灸穴位不要太多,以免气血大动,反而耗气、上火。

连续灸5~7天,休息一两天。如果上火(嗓子痛、眼屎多),停几天。

艾灸时烟火味道不小,要开窗通气,但最好不开空调。裸露部位要覆盖防风。

艾灸后喝一小杯温水,2小时内不要洗澡。

常用灸法取穴

1、容易感冒、鼻炎

大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正坐低头的凸起的大关节下方)

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大椎

2、足三里

痛经、白带多、卵巢囊肿

神阙(肚脐眼中央)

八髎(脊柱最下方尾骶骨,上宽下窄,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

肚脐

八髎

3、吃凉腹泻

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脘

关节冷痛、皮肤湿疹

艾灸患处

注意&提醒

酒醉、吃撑、极度疲劳、情绪激动、爱爱后等气血波动剧烈的情况不宜艾灸。

湿气大的人,艾灸部位会有水珠,这是排出的湿气。

寒气极重的人,要注意皮肤防烫,一开始艾灸可能都不会感到烫,以皮肤红晕为准。

有高血压的人艾灸遵医嘱,艾灸时要注意血压变化。

如何选好「艾」

1、陈年

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

——《本草纲目》

新艾阳气过烈而助火,通常煮来用。灸法用的艾草以陈年为好,但也不能太陈。3~5年的艾最适合多数人,太久的老艾药性减弱。

2、致密

艾绒细腻柔软,做成艾炷致密,燃烧后还有原来的形状,没有散落。太松散的艾条也容易上火。

3、淡黄

纯正的淡黄色,说明杂质极少。

4、味香

艾香浓郁但不呛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