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农历知识 > 三伏天 > 正文

头伏下雨有什么说法,初伏下雨有什么说法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11日 来源:网络

一:头伏下雨,之后的天气降水少

1、雨打伏头,晒死牯牛

这句俗俗语,说入伏这天,如果下雨,接下来的伏天,能把健壮的公牛晒死!预示三伏天晴天少雨,容易出现伏旱。类似的农谚俗语还有“雨打头伏,晒死芋头”等,都在说伏头这天宜晴不宜雨。

花朵花瓣黄色月季花绽放

2、头伏漏,干死豆

这句老俗话是说头伏天漏了,形容大雨,降水充足,那么,会干死地里的豆子。为什么民间会有此说法呢?据老人们的唯心说,头伏如果雨量大,把二伏三伏的雨都“提前”下完了,意思是雨季来得早,走的早,会出现伏旱,秋旱,不利于农业生产。这样类似的俗语有“雨打头伏,干死包谷”等。说白人们希望风调雨顺,三伏天隔三岔五降雨,细水长流才好。

3、淋伏头,晒伏尾

这句俗语雨淋了伏头,伏尾就会干旱,预示会出现秋旱,进而会给农业丰收带来消极影响。我们知道伏头和伏尾相差30天或40天,这么长的时间,即便是现在有气象卫星,也只是一个大概率预测,毕竟气候变化莫测。因此,这句谚语也只是一个大概率预测。

下雨天雨水打湿的叶子

二:头伏下雨,之后的天气降水多

1、淋了伏王,1天1场

所谓伏王,就是伏头,也就是入伏第一天。这句老话意思是入伏当天下雨,三伏天降雨频繁,一天一场。这种说法也有可能,毕竟,夏季雷雨天气非常多,一天下一阵子,在多雨的南方,也非常正常。

2、头伏下雨,伏伏有雨

这句话是说今天入伏第一天下雨,那么,头伏、二伏、三伏,伏伏有雨。三伏天这种降雨情况大概率非常高。毕竟,三伏天也是一年降雨比较集中的一个时段,特别是在年降雨比较丰沛的地区,通常情况下,三伏天隔三岔五下雨的几率很大。

3、淋了伏头,下到伏尾

意思是入伏第一天下雨,那么,这个三伏天降雨量充足,会“从头下到尾”。这种大概率的情况,在多雨地区,也是会出现的一种气候现象。比如华南、东南等沿海地区,夏季气候变化受到洋流的影响很大,三伏天时常下雨也很正常。

对比这两种关于头伏下雨,是否预示着伏天降雨量多少的相反说法,可见这些农谚俗语并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准确答案。毕竟,民间流传的农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多数谚语都只适合某些区域,并不适合全国所有的地区。因此,谚语所表达的内容,可以借鉴,或者说可以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