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为什么那么热
每年的夏至那天,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北半球获得的阳光最多,太阳高度角最大。以北京为例,夏至那天的正午时分,太阳高度为73.5度,阳光近似于直射地面。这时阳光穿过的大气层厚度最小,光和热被大气层吸收、散射和反射的量也小,到达地面的就多,有利于地面的温度升高。
此外,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发散,这就使得地面聚集的热量一天天增加,温度持续增高。三伏天正好起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三伏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
三伏天天气特点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是因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