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七夕节 
七夕的由来与传说,七夕情人节的由来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七夕节情人节2016-08-04 17:31
七夕,若你一个人......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七夕节2016-08-04 17:00
唐代白居易《七夕》
《七夕》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节2016-08-02 16:31
唐代杜牧《​秋夕》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节2016-08-02 16:09
唐代崔国辅《七夕》
七夕(唐)崔国辅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七夕节2016-08-02 16:02
唐高宗李治《七夕宴悬圃二首》
七夕宴悬圃二首羽盖飞天汉,凤驾越层峦。俱叹三秋阻,共叙一宵欢。
七夕节2016-08-02 16:00
唐代崔颢《七夕》
七夕作者:崔颢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七夕节2016-08-02 15:57
唐代崔涂《七夕》
七夕诗人:崔涂朝代:唐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节2016-08-02 15:52
唐代窦常《七夕》
七夕(唐)窦常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七夕节2016-08-02 15:50
唐代杜审言《七夕》
《七夕》年代:唐作者:杜审言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七夕节2016-08-02 15:44
唐代何仲宣《七夕赋咏成篇》
七夕赋咏成篇朝代:唐代作者:何仲宣原文: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七夕节2016-08-02 15:37
唐代李峤《同赋山居七夕》全解
同赋山居七夕朝代:唐代作者:李峤原文: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七夕节2016-08-02 15:35
唐代刘言史《七夕歌》全解
七夕歌作者:刘言史 朝代:唐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七夕节2016-08-02 15:30
唐代李商隐《七夕》全解
七夕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七夕节2016-08-02 14:53
唐代李郢《七夕寄张氏兄弟》全解
七夕寄张氏兄弟 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七夕节2016-08-02 14:41
唐代刘禹锡《七夕二首》
七夕二首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原文: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七夕节2016-08-02 14:31
唐代卢纶《七夕诗》全解
七夕诗(唐)卢纶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七夕节2016-08-02 14:27
唐代罗隐《七夕》全解
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七夕节2016-08-02 14:20
唐代林杰《乞巧》全解
乞巧朝代:唐代作者:林杰原文: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节2016-08-02 14:07
《鹊桥仙·纤云弄巧》全解
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夕节2016-08-01 18:17
宋朝杨璞《七夕》全解
七夕 宋·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节2016-08-01 18:12
乞巧节是几月几日,乞巧节是农历什么时候
乞巧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七夕节2016-08-01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