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明节固定在公历的4月4到6日,农历上没有固定在那一天。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 清明节的风俗特点1扫墓2插柳3射柳4荡秋千5蹴鞠6踏青7植树8 |
 |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馓子2艾粄3子推馍4薄饼5暖菇包6青团7大葱和蛋饼 |
 | 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 |
 | 清明时节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上海、宁波叫青团,苏州叫青团子,杭州叫青团子或清明团子,南京称清明团或春团,温州叫清明饼儿,金华叫清明果儿(月牙形的叫清明饺儿),台州人则叫青。 |
 | 青团,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 |
 | 清明节吃青团跟一个民间传说有关,据说在末年时期,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陈太平被清兵追杀,为了避开追兵,当地的老百姓用青草拌进了糯米粉里面,追兵吃了之后觉得十分的香甜就放松了警惕,为了多一样求生机能,李秀成下令让太平军都学会了做青团,从此就流传了下去,直到现在。 |
 |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1馓子2艾粄3子推馍4薄饼5暖菇包6青团7大葱和蛋饼 |
 | 清明节的风俗特点1扫墓2插柳3射柳4荡秋千5蹴鞠6踏青7植树8 |
 | 清明节的“寒食”指任何不经加热的食物,因为清明节传统不可以开火。 |
 | 扫墓祭祖人们在清明节前后有上坟扫墓祭祖的风俗,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
 |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据传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
 | 清明节的农历并不是固定的,因为对照公历就会发现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其历法并不是完整的365天,会有几个小时的误差,而清明属于节气,要根据阳历来看,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迹来判断到了什么角度,例如到达黄经15°时就是清明。 |
 | 1、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 清明节的意义清明节是进行春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踏青郊游的肃穆节日。 |
 | 清明节的来历在春秋时期,重耳(晋文公)为了逃避政治的迫害而长期流亡在国外。 |
 | 清明节,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2008年的4月4日——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
 | 2021年清明节法定一天,也就是4月4日清明节当天是法定节假日,其中,4月4日是清明节法定假期,因恰逢周日,所有4月5日正常休息。 |
 | 在古代,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它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 |
 | 用人单位在清明节当天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时间工资3倍的加班工资。 |
 | 清明节法定假日一天。2021年清明节法定假日是4月4日,星期天,其余两天为周末和补休假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