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端午节 > 正文

端午已至,7个端午小知识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1日 来源:网络

1、端午节最初不是纪念屈原的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春秋时山西一带纪念介子推说,有吴楚两地的纪念伍子胥说,战国后民间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这些说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又有各自的地域特色

2、端午节名称是从唐朝才确定下来

端,意为“初元”,有开端之意;初五为月瑞,故称端五,又叫夏节、浴兰节等别称。唐朝时,因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宰相宋璟为了讨好皇帝避五为午,将“端五”改为“端午”,从此成为这一习俗的正式名称。

端午文字版

3、第一条粽子是屈原夫人包的

《续齐谐记》记载: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的人可怜他,每到五月五日就用竹筒装着米投到水里拜祭。汉建武年中,长沙人区回白天见到有个士人自称三闾大夫,对他说:“您拜祭我很诚心,但放到水里的祭品常常被蛟龙所偷吃。您可以拿些叶子将米包起来,用彩丝绑起来,这两样东西是蛟龙害怕的。”于是,包粽子就流传下来了。但在《异苑》里记载,其实粽子是屈原的夫人发明的。

4、龙舟竞渡不是起源于纪念屈原

宋代的高承在其《事物纪原》中说:“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就是现在的龙舟”。另一部笔记《岁时广纪》中更明确地说:“竞渡起于越王勾践。因为越族人断发文身,习好水战,故有此俗。”

端午文字版

5、端午节悬艾蒲于门户起源于唐朝传说

相传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攻打邓州之时,见到一位逃难的妇女,便在路边拔了两棵艾苗交给这名女子,让她回城传话,门前插艾草不杀。妇女回城将这一消息悄值传给城中的百姓,家家便在当天晚上在家门口插上艾草。第二天正是五月端午,义军攻下邓州,对百姓秋毫无犯,并开仓放粮,康济百姓。从此端午插艾的风俗便流传下来

6、广州扒龙船的竟是亿万富豪

划龙舟是广州人非常热衷的传统文化之一,传说广州龙舟竞技源起于南汉,汉后主刘鋹当年在广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五月初五,宫人竞渡其中。明代诗人张诩写道:“龙舟竞渡玉液池,君王沈醉连日夕。”龙舟文化是村落、宗族之间的凝聚力之依托,那些在河涌里划龙船的广州仔有的是好几栋楼的房东。一条龙船上的人,身家加起来超过一个上市公司。

7、龙船饭也可以很奢侈

龙船饭一般是由祠堂准备,招呼龙船队员或同宗族的人员。菜式有白切鸡、烧鹅、鸿运烧肉、清蒸鲩鱼、发菜伴蚝豉、盘菜等,令人垂涎。最少不了的却是一道简单小炒——龙船丁,用豆角粒、辣椒圈、咸萝卜、花生粒四样材料炒制,可以帮助刚从河水中出来的龙船队员们祛湿、祛水汽。吃饭时,老人们也会念出好意头,“吃完龙船丁,添子添丁多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