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春节 > 正文

正月十一习俗,大年十一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9日 来源:网络

一、2018年正月十一是几月几日

公历:公元2018年02月26日星期一双鱼座

农历:2018年01月11日值神→明堂(黄道日)

岁次:戊戌年、生肖狗、甲寅月、己丑日

冲煞:冲羊(癸未)煞东

今日适宜:祭祀祈福求嗣酬神裁衣安床立券交易入殓除服成服移柩谢土启钻

今日禁忌:出行嫁娶入宅动土

二、正月十一是什么日子

1、正月十一是太均娘娘诞。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太均娘娘诞辰。太君娘娘是在浙北地区乃至全部太湖流域人尽皆知的神灵,主要扮演着幼妇守护神的角色,具有送生、护产、保婴、佑童等神力,是由年夜太均(太均夫人)、二太均(太均亲姆)、三太均(太均菩萨)三位神灵构成,其中以三太均最受崇信,民间常有把小孩“过继”给她,以祈求小孩健康成长的风俗。

在浙北人的日常生活中,太均信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一个孩子出生到逐渐长大,一系列的仪式都围绕太均信仰来进行,如偷鞋祈子、祈乳、三朝、满月剃头、周岁、十六岁等所办的“罗汉酒”,或称“拜太均酒”,人们或祈祷太均娘娘的保佑,或感谢太均娘娘的恩泽。太均娘娘成了观世音菩萨派往人间的“妇女主任”。

拜太均,又叫做“拜阿太”,是浙北吴江七都镇老百姓世代传承的重要礼仪之一。当地人一生中要举办三次“拜阿太”的仪式,一次是“拜百日阿太”,一次是“拜周岁阿太”,而最重要的一次称为“拜十六岁阿太”,这意味着小孩从此以后要开始学会独立生活了,相当于“成人礼”,因而这个仪式也相当隆重,其场面一点也不逊于婚庆。

“拜十六岁阿太”的礼仪非常讲究,有一套专门的顺序。父母一般要提前一个月选好良辰吉日,先布置一个举行仪式的氛围,然后准备一定的实物,甚至还配有其他一些专用的器具,现在民间也有专门帮筹划办理整个“拜阿太”仪式的礼仪师。

“拜十六岁阿太”,一般是在主人家的大厅中央放上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摆满各式菜肴,有煮熟了的带几根尾毛的公鸡、蹄髈、整鱼一条等,粽子、糕点和各种蜜饯等。八仙桌前端则摆放一张纸制的“阿太幕”(地方女神的画像),十二只酒盅分别放在八仙桌的两边。八仙桌正南面的两端要摆上一对大红蜡烛。

“拜十六岁阿太”是要挑选吉时进行的,时辰一到,仪式开始,父亲或其他亲人郑重地点上蜡烛后,孩子要站在桌前双手合一,朝“阿太”连拜三拜,把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向“阿太”默默吐露并祈祷。

虔诚祈祷过后,便是放炮仗百响,瞬间鞭炮声四起,家人还在旧铁锅里烧一些锡箔纸折的元宝,孩子要拿起挂在八仙桌角上的系着红绳的鲤鱼去河里放生,等到这一切顺序完成,拜太均的仪式就算结束了,之后再办过16虚岁的酒席,小孩就算成人了,所以当地历来对此十分重视,几乎与古人“女笄男冠”等量齐观。

2、正月十一是子婿日

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中国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3、炮龙节

广西宾阳县举办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炮龙节”。“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4、请紫姑日

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

但中国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三、正月十一的风俗

1、子婿日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其实,“子婿日”是很有历史渊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还没有吃完,因此会利用这些祭祀过神灵的美食来招待女儿和女婿,作为初二女儿回门时的一个答礼。而正月十一这天,女儿女婿赶回娘家必须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门来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对女婿的敬意和重视。

2、行彩桥

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桥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

在“行头桥”中,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祈祷语。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怀孕的妇女说:“摸桥(或狮)耳,生阿弟”……等等。

3、吃烙合子

正月十一,老北京这一天有吃烙合子的习俗。古人认为,“十”是“齐备完美,周而复始”的美好数字,在十之上再加一个“一”,就有了新的开始的意味,所以把元宵节前的四天作为“拜晚年”的时段。

老北京有“不出十五,都可拜年”的说法:腊月三十之前叫“拜早年”,正月初五之前叫“大拜年”,正月初五即“破五”之后叫“拜晚年”。在大年前后这几天因各种原因未能向亲友和故交拜年的人,赶紧“拜个晚年”,也不失礼数。这一天的饮食习俗是吃烙合子,烙合子的“合”与“和”谐音,吃合子寓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4、炮龙节

在广西,正月十一这天,宾阳会举行炮龙节,也是一大民俗之一。“炮龙”是一种舞龙,但比常见的舞龙大,身长约40米,短的有7节,长的有11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阳县都要举办“炮龙节”,“炮龙”所到之处,各家各户燃放鞭炮、夹道相迎,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故称“炮龙”。

在炮龙行进的过程中,有些观众瞅准机会快速地从龙身下穿过,或拔下几条龙须、搞几片龙鳞,祈求带来好运。当“炮龙”舞至街尾被鞭炮炸得只剩下骨架后,族中长者指挥人们燃起火堆,奏响“宾阳八音”,把“炮龙”投入火中燃烧,喻示“送龙归天”。随后,人们在烈火上架起大锅,煮“龙粥”慰劳舞龙的勇士。

5、贺“添丁”

每年正月,广东各地区都有庆贺“添丁”(即生有男孩)的习俗,潮汕地区每逢农历正月初十、十一便挨家挨户送“米方糖”,客家地区“升灯办酒席”款待村民,广州文化名村珠村则高挂“人灯”为新丁祈福。尽管各地贺“添丁”风俗迥异,但其中都饱含着家家户户对“新丁”的美好祝福与期望。

每年正月初十或正月十一,广州珠村的北帝古庙总是香烟缭绕,庙前的社稷坛都会挂上几个八角形的纸扎彩灯。在珠村,按习俗,凡去年(有时也有前年的)村民家中新添了儿孙,都要到所属的宗族社坛“挂灯”。

6、上采日

农历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区,这是元宵节前的一个小节日,名为“上采日”。上采日有悠久的历史,寓意迎春纳福。按照福州传统风俗,福州人有在元宵节之前送灯的习惯,一般是外公外婆送给外孙、外孙女,送灯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一。

为何要赶在正月十一前送灯?专家介绍,正月十一在福州地区叫“上采日”,是元宵前的一个小节日,有迎春纳福之意。这日,各家各户都要点灯庆祝,有些人家晚上还要吃“上采饭”。旧时的各类元宵庆祝活动也在这日前后拉开序幕。

7、奉紫姑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紫姑,传说中的女神名。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

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会中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四、正月十一有什么禁忌

1、忌观红喜事

古代很少有男女在正月结婚的,古代有‘抬头红’一说,即男女正月结婚,乃月太岁压头,不利儿孙,因此正月很少有新人结婚。

2、忌打碎器物

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也可用红纸包上碎片,新年后丢入河中,口吟“撞破瓷,钱银一大堆”。

3、米缸不能空着

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这叫做“聚财”。除夕夜大小水缸也不能空,装满之后,乡下还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日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

4、遇殡葬

有的地方习俗正月里忌遇殡葬事。遇之则以为不吉,主此年内有灾祸降临。

但有的地方以遇殡事为吉利的,盖因“棺”与“官”谐音,“材”与“财”谐音,有“口彩”可讨,主“升官”“发财”。

5、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6、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7、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8、忌迁居、忌糊窗槅

正月忌迁居、忌糊窗槅,否则以为不吉利。

9、忌更换、洗涤衣被

旧说正月更换、洗涤衣被,不吉。

五、正月十一出生的神仙是谁

正月十一出生的神仙是太均娘娘。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是太均娘娘诞辰。太君娘娘是在浙北地区乃至全部太湖流域人尽皆知的神灵,主要扮演着幼妇守护神的角色,具有送生、护产、保婴、佑童等神力,是由年夜太均(太均夫人)、二太均(太均亲姆)、三太均(太均菩萨)三位神灵构成,其中以三太均最受崇信,民间常有把小孩“过继”给她,以祈求小孩健康成长的风俗。

在浙北人的日常生活中,太均信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从一个孩子出生到逐渐长大,一系列的仪式都围绕太均信仰来进行,如偷鞋祈子、祈乳、三朝、满月剃头、周岁、十六岁等所办的“罗汉酒”,或称“拜太均酒”,人们或祈祷太均娘娘的保佑,或感谢太均娘娘的恩泽。太均娘娘成了观世音菩萨派往人间的“妇女主任”。

拜太均,又叫做“拜阿太”,是浙北吴江七都镇老百姓世代传承的重要礼仪之一。当地人一生中要举办三次“拜阿太”的仪式,一次是“拜百日阿太”,一次是“拜周岁阿太”,而最重要的一次称为“拜十六岁阿太”,这意味着小孩从此以后要开始学会独立生活了,相当于“成人礼”,因而这个仪式也相当隆重,其场面一点也不逊于婚庆。

“拜十六岁阿太”的礼仪非常讲究,有一套专门的顺序。父母一般要提前一个月选好良辰吉日,先布置一个举行仪式的氛围,然后准备一定的实物,甚至还配有其他一些专用的器具,现在民间也有专门帮筹划办理整个“拜阿太”仪式的礼仪师。

“拜十六岁阿太”,一般是在主人家的大厅中央放上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摆满各式菜肴,有煮熟了的带几根尾毛的公鸡、蹄髈、整鱼一条等,粽子、糕点和各种蜜饯等。八仙桌前端则摆放一张纸制的“阿太幕”(地方女神的画像),十二只酒盅分别放在八仙桌的两边。八仙桌正南面的两端要摆上一对大红蜡烛。

“拜十六岁阿太”是要挑选吉时进行的,时辰一到,仪式开始,父亲或其他亲人郑重地点上蜡烛后,孩子要站在桌前双手合一,朝“阿太”连拜三拜,把自己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祝福向“阿太”默默吐露并祈祷。

虔诚祈祷过后,便是放炮仗百响,瞬间鞭炮声四起,家人还在旧铁锅里烧一些锡箔纸折的元宝,孩子要拿起挂在八仙桌角上的系着红绳的鲤鱼去河里放生,等到这一切顺序完成,拜太均的仪式就算结束了,之后再办过16虚岁的酒席,小孩就算成人了,所以当地历来对此十分重视,几乎与古人“女笄男冠”等量齐观。

六、正月十一民俗“行头桥”’的由来

潮汕地区的“行彩桥”习俗主要在两个地方流行,一是揭阳榕城,一是普宁洪阳(称为“行头桥”)。

揭阳榕城的“行彩桥”风俗

揭阳榕城“行彩桥”的风俗流传年代甚久。按乾隆《揭阳县志·俗志》所载,乾隆时即有这种风俗。据说从前有人梦见一位仙姑告诉他,某日洪水要暴发。洪水到来之前,地上有一条五彩缤纷的桥连接天空,只要往桥上走,便可逃过灾难,人们照仙姑的话去做,果然免遭厄运。从此以后,在这一天,人们便以“行彩桥”的形式渡厄,祈求平安。古揭阳县治榕城是水城,榕江南北河夹城东流,城中河道交错,有“浮水莲花”的美誉。自古以来,榕城的石狮桥一直被当地人视为中心桥,这是因为古时榕城称玉窖村,南北窖河称玉窖河,石狮桥在玉窖河的中段,这种地缘的中心观念一代传一代,一直流传至今。现在,尽管城内搭的彩桥很多,“石狮桥”仍是人人必行的一条彩桥,从“行头桥”开始,这里便人山人海,即使被挤得汗流浃背,走过桥去也便心情舒畅,其乐无穷。

每年正月初十日,榕城老城区的各座桥梁都被打扮起来,挂上各式各样的彩灯,并在彩桥周围悬挂着成百上千幅绣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贵吉祥”、“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样的标旗彩幅,表达了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桥的两侧扶手栏杆和桥头柱子上,扎满榕树枝和竹枝。

“行彩桥”分三回合进行。正月十一日晚开始的“行彩桥”,称为“行桥头”。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三五成群,扶老携幼,兴致勃勃向彩桥涌来。“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在“行头桥”中,不同年龄用不同的祈祷语。如带着小孩的人说:“行桥头(或摸狮头),阿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说:“行桥肚(或摸狮肚),娶雅嬷(即漂亮妻子)。”姑娘们拿石块或竹枝掷溪中说:“掷(或行)桥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怀孕的妇女说“摸桥(或狮)耳,生阿弟”……等等。正月十五日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二回合,称为“行二桥”。人们既闹元宵赏花灯,又“行彩桥”,达到高潮,但远远比不上十一晚热闹。正月十六日晚进行“行彩桥”的第三回合,称为“行尾桥”,整个“行彩桥”活动至此结束。

普宁洪阳的“行头桥”风俗

普宁古镇洪阳流传的元宵夜“行头桥”的习俗与揭阳榕城大同小异。“头桥”——即太平桥,位于洪阳老县衙前的保城帝君庙前面的城内和上,大约建于四百多年前。拱形小巧的石桥两端各有五级石阶,桥面由七板约六米多长的石板组成,桥宽约三米,两侧栏杆两端均有两头石狮。小小石桥,虽不雄伟壮观,可是小巧精致,历史悠久,因此十五夜“行头桥”,已成当地人们的惯例,而且是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一个活动项目。

洪阳的“行头桥”不像榕城的“行彩桥”有三个回合,它只是在元宵夜进行。在元宵这一天晚上,人们三五成群,男女老少先后走过彩桥。意在图个好兆头:行过太平桥,一年里便平平安安。后生仔祈望日后娶贤妻;姑娘祈望嫁个好夫婿;妇女祈望产男孩;老者则祈求健康长寿;小孩子则祈求长大成人。这天夜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无论从哪个方向走来,都必须走过太平桥,而且过桥时切不可回头,因为“回头不吉利”。过桥的人们还有摸石狮的习俗。正在读书的小孩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少女喜摸狮头,谓“摸狮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嬷”;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等等。

“行彩桥”习俗的文化意义

文化在于选择,选择出于功利。人类创造文化是有其真诚目的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彩桥”习俗,是潮汕一种重要的民俗事象,是潮汕人重要的传统节庆文化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1、展现喜庆、欢乐的心情。

元宵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潮汕人的三大喜庆节日。传统节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喜庆、欢乐,是谓“普天同庆”、“万民皆乐”、“欢度春节”、“欢度元宵”……。

每逢节日,男女老少,欢天喜地。贴对联、挂红灯笼、放鞭炮和烟花、做戏、跳英歌舞、“营老爷”,等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人们在节日中放下手中的工作,尽情快乐,渲泄情感。

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创造了春节、元宵、中秋等节日,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因为,从春节到元宵为一年之末到新一年之始的过渡期,农事基本上较少,为此,人们一方面需要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庆祝,另一方面,需要调节心情,放松筋骨,养精畜锐,为新一年生产、工作而作充分准备。还有一方面,就是祭祀祖先、神明,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行彩桥”这一节庆活动就充分体现了潮汕传统节庆活动这一喜庆、欢乐的文化意义。

2、二寄托美好愿望和良好祝愿。

如上所述,人类在传统节日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其主要的动因之一,是通过祭祀祖先、神明,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里面体现的文化意义是:借此节日喜庆活动,通过祭祀祖先、神明,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良好祝愿。绣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贵吉祥”、“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样的标旗彩幅,表达了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读书的小孩摸石狮鼻,谓“摸狮鼻,写雅字”;少女喜摸狮头,谓“摸狮头,事事贤”;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狮肚,谓“摸狮肚,娶雅嬷”;而已怀孕的妇女则喜摸狮耳,说是“摸狮耳,生阿弟”;等等。这些正是这一文化意义的最好体现。

3、增进团圆、团聚、和睦。

在潮汕民俗中,元宵节是一个大节,因此,也是人们大团圆的日子。元宵节吃汤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就在于“团团圆圆”。由团圆而团聚,走亲串友,访朋探友,互赠礼物,充满着浓重的乡情;家庭和睦,夫妻相敬,传承着潮汕人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美德。而通过“行彩桥”这一节庆活动,把四周各村的乡亲、外出人员(有的回家过春节,一直过到元宵后才去工作)、海外宗亲都吸引来参加、欣赏这一让世代榕城人、洪阳人所津津乐道、乐在其中、回味无穷的一年一度的节庆盛事。“行彩桥”习俗,体现了团圆、和睦的文化意义,成为一条绵长的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他们的心,得到大家的认同,有利于凝聚人心,增进乡谊,促进和谐。正如秦牧先生所说:“万里穿云燕,归巢恋旧枝,家乡甜井水,何处不相思。”

4、提供男女相识、相会,寻找对象的机会

由于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的影响,加之广大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苦于生计,疲于劳动,因而,青年男女很少有空闲进行直接见面、游园、玩耍的机会,他们没有像蒙古族那样的敖包相会,没有傣族的“泼水节”,为青年男女提供认识、相爱的活动。但是,爱情是人类所永恒追求的,因此,潮汕人“行头桥”的节庆活动就自然起到这样的作用。

由于节庆是趋吉求吉,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以增添节日的热闹气氛,增强节日的欢乐程度,因此,在“行彩桥”等节庆活动中,人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节庆活动的主角,总是尽力打扮,展现自己的英姿,显示自己的青春魅力,以吸引他人的关注。因此,“行彩桥”这一节庆活动与其他节庆期间举行的“营老爷”活动一样,无形中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相识、相爱的机会。元宵节、七巧节、中秋节实际上就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总之,流传于揭阳榕城的“行彩桥”、普宁洪阳的“行头桥”节庆习俗,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和深刻意义的民间节庆文化。无可回避,“行彩桥”习俗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然而,“行彩桥”习俗更是有其喜庆、欢乐,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良好祝愿,增进团圆、团聚、和睦的积极意义。我们必须正确善待“行彩桥”这一节庆习俗,不断加强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千万不要因为“行彩桥”民俗文化的“陈旧”,而忽视了它的永续“藏利”之处。

七、2018年正月十一出生的人命运如何

此日生人富有智力,意志坚固,享有决断,至中年虽有横财,不能料事,空放幸运,宜要谨慎,财源循来,福分之命。

性格

十一日出生之人,聪慧敏锐且意志坚定,处事决策具有过人的决断力。

整体大运方面

少年时期运势开拓较迟,学业或事业表现较不突出;中年之时运势略有走低,此时虽然有意外横财的机会出现,却容易因为缺乏长远妥善的规划,导致好运经常错身而过。这段时间应谨慎小心,三思而行,财源及事业的谋求与发展才能顺势而来。晚年之后,运势渐趋平稳顺利,算是属于具有福分、大器晚成的命格。

2018年正月十一出生好不好

2018年正月十一出生的狗宝宝,从各方面分析,相对较好。

具体分析:

1、性格方面:已土日主,其个性和缓,谨慎,心灵手巧,但疑虑多,欠果断。容易因情耗财,防止被人牵着走。正官心性。优点:为人端庄,稳重,正直保守,秉公尚义,负责任,重信用,讲规范,安于本分,重视精神生活,职业特点有目标理想,肯服务人群,易得群众爱戴信任。缺点:往往不够积极,过于保守及优柔寡断,以至临事犹豫不决而常坐失良机。

2、整体大运方面:月柱有官星,如能当官,年龄多在三十左右。四柱喜土,应以从事有关土的事业或职业为宜,如固定实业,矿业,农牧,中间人,介绍业,代书,律师,法官,管理,顾问,秘书,房地产,建筑,设计等。事业发展利中南,不利东北。

2018年正月出生好不好

2018年农历正月出生的狗宝宝,从各方面分析,相对较好。

具体分析:

1、性格方面:出生在农历一月的属狗人,性格比较老实,非常重视感情,在人际交往中,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但是由于自己过于老实木讷,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小人暗算,无法在是事业上取得太大的发展,一生全靠自己做点稳定舒适的工作生活。

2、整体大运方面:出生在一月的属狗人,总得的来说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这个月份出生的属狗人,一生运势比较顺利,不会遇到什么大风大浪,加上自己属于比较积极向上,事业上可以是一帆风顺。而且出生在这个月的属狗人,亲人缘不错,能够在父母的关怀与帮助之下,一生也能够无忧无虑地过日子。

怎么招桃花?

利用鲜花增旺桃花

应该选择个金色的花瓶,在瓶内插入七枝玫瑰,摆放在家中的东南方或西北方。

粉晶

水晶来自天然的石头,拥有大自然的能量,若能善于利用,能引领你找寻理想的恋爱对象。在水晶之中,粉晶被称为“爱情石”。

若经有道行的师傅开光及灌输能量,再摆放在流年风水的桃花情缘位或喜庆位,有助早日达成愿望。

根据生肖特点增旺桃花气场

戌狗的朋友,是以卯木为桃花,因此可以在木上做些培养,比如向出生地的正东方或林木茂盛之处寻觅,在卧室的东方悬挂木雕的鸳鸯挂盘或龙凤挂盘,也可培养一些花木;佩戴兔形的或木质棉织的饰品,穿戴绿色基调的内衣,使用尾数1、2的号码等等。

八、2018年正月十一是什么星座

2018年正月十一是双鱼座。

2018年正月十一的时间:2018年2月26日。

双鱼座的日期:2月19日到3月20日

综上所述:2018年正月十一是双鱼座。

双鱼座性格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感情丰富、心地仁慈、舍己为人、不自私、具有想像力、善解人意、直觉力强、懂得包容、温和有礼、容易信赖别人,不多疑、浪漫、天真、清纯、温柔而富於直觉、谦虚、敏感、善解人意、感情丰富、脱俗、适应力强、仁慈、富有同情心、多才多艺。

缺点

不够实际,幻想太多、没有足够的危险意识、太情绪化,多愁善感、意志不坚定、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容易陷入沮丧而不可自拔、很容易养成说谎的习惯、不善於理财、容易受环境影响、缺乏理性,感情用事、粗心、浮躁、缺乏自信而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散漫、不切实际。

正月习俗:

正月初一习俗,大年初一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二习俗,大年初二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三习俗,大年初三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四习俗,大年初四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五习俗,大年初五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六习俗,大年初六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七习俗,大年初七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八习俗,大年初八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九习俗,大年初九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初十习俗,大年初十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十一习俗,大年十一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十二习俗,大年十二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十三习俗,大年十三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

正月十四习俗,大年十四有什么讲究【2018新年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