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鬼节”中,只有清明节在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其他两个处在渐渐被人遗忘的境地。即使在没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况下,清明节在民间的地位和名气一直胜于后两者。大多时候后两者都沉寂在地域的局部地区,或者年长人的记忆中,而非汉民族统一的民间节日。
1.缺乏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谈到嫦娥奔月、屈原投江、勤劳善良的古代人民大战年兽,你不会想不到他们代表的节日,想要从众多节日中脱颖而出,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个好的招牌,有助于节日的传播和存续。盂兰盆节“目连救母”的故事,不算一个坏故事,但由于它没有纳入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与宗教联系又较为密切,所以流传范围有限。
2.与其他节日功能重合
清明节的出现要早于中元节,而且又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这种耳熟能详的诗句,所以人们很早就知道清明节有祭祀祖先的习俗。
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