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餐桌物种日历:家蚕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来源:网络

养蚕技术当发生于丝织技术出现以后一段时间内,这段时间内的丝来源皆为野生的蚕,这种方式直到近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还有使用。野蚕每年的发生数量不太稳定,易受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民国《双林镇志》记载:“野蚕成茧,史以为瑞,吾乡则年年有之,虽多寡岁殊,然未尝绝也。六月至八月皆可采之。”

到了商代和西周,室内人工养蚕技术已非常成熟,丝织业相当发达,丝绸可作货币,蚕桑也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生产事业,甲骨文中出现了有关蚕业的完整卜辞,有时候察看蚕事,需经过九次占卜,人们还会用牛羊等祭品祭祀蚕神,当时的墓葬里也出现了蚕蛹形或蚕形的饰品,甚至蚕蛹本尊。

那么总算说到蚕蛹了,历史上但凡对人类生活作出卓越贡献的动物,其下场不外乎食肉寝皮,再化为金坷垃,连马驴这种交通工具亦不能例外。家蚕在滚水中走完一生后,化蛹的本体作为丝织业的副产品,拿来做什么好呢?无非是药用、膳用。感染白僵菌死亡的幼虫叫作僵蚕,古代用于治疗癫痫、中风之类;雄性的成虫叫作原蚕,一般是用来治疗遗精不举等男科问题。蚕沙什么的就不提了。蚕蛹作为一大块肉,用来入药似乎稍显浪费,开发作为菜肴才是正途。

但是唐代之前鲜有提到蚕蛹做菜,倒是荒年有饥民拿来救急。到了吃货云集的宋代,才真正作为美食端上餐桌。当时的做法主要是蒸煮,陆游《埭西小聚》写道:“瓦盎盛蚕蛹,沙𩰮煮麦人。”颇具田园气息。苏轼的一首《浣溪沙》中写道:“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煮蚕茧能是什么气味?我脑补了一下,大概是煮抹布味,而苏轼竟能闻出香味来,如果不是当时饿坏了,就肯定是经常吃,吃出敏锐的嗅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