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大雪 > 正文

大雪,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6日 来源:网络

大雪·雪盛也

“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雪,十一月节(这里是指农历),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候,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也比小雪更大,故名大雪。

“瑞雪兆丰年”。严冬寒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五倍,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大雪,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雪·名片

中文名:大雪

外文名:HeavySnow

风俗活动:观赏封河、腌制“咸货”

风俗食物:红枣糕

前一节气:小雪

后一节气:冬至

代表寓意:天气变冷,降雪可能性更大

气候特点:气温将显著下降,天气寒冷

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

鹖鴠(音:hédàn)为鸟类。意为这个季节,天气寒冷,飞禽无踪,走兽无影,连寒号鸟也停止了呼叫。

二候:虎始交

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盛极而衰,阳气已经有所萌动,于是老虎开始求偶。

三候:荔挺出

仲冬雪季,万物沉寂,一种叫荔挺的兰草,也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在此时独独长出地面。

大雪·三景

漫天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雪节气,强冷空气往往能够形成较大范围降雪。人们也可以欣赏到“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

封河风光

大雪时节,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由于气温越来越低,很多河流逐渐出现了封冻现象,人们可以在岸上欣赏封河风光,亦可以尽情滑冰嬉戏。玉树琼花

据统计,一般每年11月开始到次年2月,西北、东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先后会有雾凇出现,湿度大的山区比较多见。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

大雪·习俗

1、赏雪看冰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2、自制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以迎接新年

3、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雪·美食

1、红黏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粥可以和胃补脾,润养肺燥,是养生的绝佳选择。小米粥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红薯也素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2、兑糖儿

“糖儿客,慢慢担,小息儿跟着一大班。”每当“大雪”节气前后,温州街头就会出现一种“兑糖儿”的场面。各地饴糖作坊将制成的整版饴糖提供给专门挑担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俗称“糖儿客”。

“糖儿客”一边敲打糖刀,一边吆喝卖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长便将家里的铜质废品、铜钱铜板之类物件拿来跟“糖儿客”兑换饴糖。

3、羊肉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提醒人们要开始进补了,进补的作用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健康过冬。

老南京大雪进补爱吃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

大雪·养生

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时候,而且天气干燥、湿度较低,此时正是进补养生调养的大好时机。

1、保暖护阳气

大雪节气的特点是干燥,空气湿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贴身,不使皮肤开泄汗出,保护阳气免受侵夺。夜晚的温度会更低,夜卧时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气血流畅,这样则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脑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睡晚起

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调养宜早睡迟起,并要收敛神气,特别在南方要保持肺气清肃。早晚温差悬殊,老年人要谨慎起居,适当运动,增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养宜适度,养勿过偏

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不可不及。若过分谨慎,则会导致调养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都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

4、宜多饮水防燥

大雪节气,室内气候干燥,虽然冬季排汗、排尿量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要水分滋养,才能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由于室内外干燥,空气湿度很低,一定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即常说的“8杯水”,一杯约300毫升)。

5、通风健脑

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因此,在保持室内正常温度的同时,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室内空气污染,健脑提神;冬季里日短夜长,阳气底下,夜间尤甚。

6、喝粥调养

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营养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助御寒。不过,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专家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粥、百合粥、八宝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适宜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