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间:2021年07月22日22:26:16
结束时间:2021年08月07日14:53:48
农历时间:农历六月十三,星期四
2020-2030年大暑时间表 | ||
2020年 | 7月22日 | 16:36:44 |
2021年 | 7月22日 | 22:26:16 |
2022年 | 7月23日 | 04:06:49 |
2023年 | 7月23日 | 09:50:15 |
2024年 | 7月22日 | 15:44:11 |
2025年 | 7月22日 | 21:29:11 |
2026年 | 7月23日 | 03:12:48 |
2027年 | 7月23日 | 09:04:20 |
2028年 | 7月22日 | 14:53:38 |
2029年 | 7月22日 | 20:41:43 |
2030年 | 7月23日 | 02:24:29 |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自古以来,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凉茶(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饮的茶,这种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此外,还有烧伏香、晒伏姜等习俗。
大暑三候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2、二候土润溽暑: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3、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1、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烧伏香
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
4、斗蟋蟀
大暑节气时,乡村田野蟋蟀最多,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地区吃凤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