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端午节 > 正文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30日 来源:网络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这是主流说法。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的军事家伍子胥。这里不讨论粽子是甜的好吃还是咸的好吃,就查证一下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那么首先要了解二人的生平事迹。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楚国人。楚平王时,大臣费无忌诬告太子谋反,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为太子鸣冤,反而遭到费无忌陷害,因此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都被楚王杀害,而伍子胥则逃走了。

后来。伍子胥辗转逃到吴国,在路上身无分文,只好一路乞讨,来到了吴国都城,并投靠了吴国王族公子光。伍子胥发觉公子光有杀掉吴王自立为王的野心,于是向公子光推荐了刺客专诸。

楚平王死后,楚昭王继位。吴王僚此时派两位公子伐楚,公子光趁机派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做吴王,这便是吴王阖闾。吴王阖闾认为伍子胥有才能,于是让他做官,一起议事。

伍子胥,孙武为吴王出谋划策,攻破了楚国首都郢城。伍子胥在楚国都城四处搜捕楚昭王,没有找到,于是他挖开了楚平王的陵墓,将楚王尸骨翻出,用鞭子狠狠抽打了300下,以泄心头之恨。

伍子胥和孙武辅佐吴王阖闾,使吴国击破楚国,威慑齐国和晋国,征服越国,让吴王阖闾做了诸侯霸主。

吴王阖闾死,太子夫差继位。吴王夫差俘虏了越王勾践,伍子胥多次劝说吴王应该一举消灭越国,而越王勾践贿赂吴王的宠臣伯嚭,阻挠伍子胥灭越的主张。

伍子胥对儿子说:“大王不听我地劝谏,吴国将要灭亡了!”于是将儿子送到了齐国。伯嚭趁机诬陷伍子胥勾结齐国想谋反,于是吴王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

伍子胥非常怨恨,死前对门客说:“我死后,将我双眼挖出挂在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国灭了吴国。”说完就自杀了。

吴王闻言大怒,命人将伍子胥尸体装进皮囊沉入江中。吴人可怜伍子胥,便在江边为伍子胥立了祠庙。

伍子胥沉江而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于是有人认为端午节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他。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楚国王族,出生高贵,才能出众,担当要职,深得楚怀王信任。

屈原被上官大夫嫉妒,他奉楚王之命制订法令,上官大夫想修改条令邀功,屈原不同意。上官大夫在楚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屈原却以此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听了很生气,就开始疏远屈原。

秦国想攻打齐国,但齐国和楚国已经结盟,于是秦王派辩士张仪欺骗楚王说:“如果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上六百里土地。”楚王上当了,非常怨恨秦国。后来秦国割让土地想与楚国和好,楚王恨透了张仪,说:“我不要土地,只要张仪。”张仪贿赂楚王的爱妾,得以逃走。屈原说:“为何不杀掉张仪?”楚王也很后悔,派人去追张仪,却已经来不及了。

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楚军大败。秦国和楚国联姻,秦王要求楚王来秦国会面。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之国,很危险。”劝楚王不要去。楚王的小儿子子兰则说:“不能和秦国断绝友好关系。”劝怀王前去。结果楚王去了秦国被扣留,直到死去。

楚怀王的长子楚顷襄王继位,任命子兰为令尹(令尹相当于相国,掌管军政大权)。屈原怨恨子兰让楚怀王不能回国,又在诗文中抱怨楚怀王不辨忠奸,以致小人当道,忠臣受难。子兰得知后大怒,让上官大夫在楚顷襄王面前谗毁屈原,使屈原被放逐。

屈原内心苦闷,披头散发在江边游吟,面容憔悴,身形枯瘦,死气沉沉。江边渔父问屈原何以至此,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我被放逐。”渔父说:“圣人知晓变通,何不随波逐流,与世浮沉?”屈原说:“岂能让清白之身被尘世污染?我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世俗尘垢!”于是屈原又作了一首赋,便投进汨罗江而死。

相传屈原沉江而死的那天是五月初五,百姓划船打捞屈原遗体,却没有找到,便在江中投下米团喂鱼,希望江鱼不会破坏屈原尸身。于是有人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伍子胥和屈原有很多共同点,一是忠君,伍子胥重于吴王,屈原忠于楚王。二是两人都是被人陷害,身负冤情。三是他们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沉江而死。尤其是第三条,与端午节的日期,粽子,划龙舟相关。所以在端午节时,这两人都有被纪念的理由。

可是在早期史书,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载了伍子胥和屈原沉江而死,却并没有记载沉江那天是五月初五,更没有记载二人死后,百姓划船投放米团喂鱼,以此保护二人尸体的行为。

有些世代口口相传的故事,不一定在当时就被史书记载。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姑且认为是来源于伍子胥和屈原悲壮的故事,他们也的确值得让后人纪念。

伍子胥生活的时代早于屈原,但不如屈原知名,而且伍子胥有污点,现在通常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

参考史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伍子胥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