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惊蛰 > 正文

惊蛰这天都需要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3日 来源:网络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同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冬天似乎走了。愈发湿润的天气和逐渐提升的气温如此宣告。“春雷响,万物长”不管有没有听到春雷,是时候继续生长了。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鹏)鸣;三候鹰化为鸿。”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据经验得知,惊蛰前后我国大范围天气已开始转暖。

雨水增多,大部分地区开始进人了春耕农忙。把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惊醒了,过冬的虫卵此时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代表万物复出的景象。古人于惊蛰日,都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

在北方,到了惊蛰这天,留下了吃梨的习俗,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吃梨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老北京旗人食懒龙是讲究“春夏养阳”。

还有的地方,到了惊蛰日,人们会在门槛外撒上石灰粉,防止蚂蚁小虫上门,而对于山里的“大虫”,则在白虎雕塑或纸绘老虎的嘴里涂满猪油,由于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将其喂饱,也就不再出口伤人,张口搬弄是非。

古有谚语:冷惊蛰,暖春分。惊蛰刚到,春分也不远了。南方很多地区也是雨水渐多,天气明显变暖,在饮食上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注意身体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