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逐渐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到宋代,元宵节更是盛极一时。按照我国民间传统,在明月高悬的元宵节夜晚,人们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并有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有趣的风俗,十分热闹。
什么是元宵节
雨水节气前后,有中国人的狂欢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汉族非常隆重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多以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个别地方如云南宜良,以正月十六为节期。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期间的娱乐活动非常丰富,有挂灯、观灯猜谜、闹社火、放烟火等。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身着新衣,纷纷走上街头,嬉戏游玩,观灯猜谜,看社火表演。热闹非凡,俗称“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