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元宵节 > 正文

元宵节是上元节吗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7日 来源:网络

元宵节是上元节吗?

是的,元宵节是上元节。

为什么叫做元宵节呢?

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还有出门赏月、猜灯谜、舞龙、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特别是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最为普遍, “元宵”最早叫“ 浮圆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南方叫“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美满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馅有豆沙、白糖、山楂、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枣泥等,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骰子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沾水在粉成面的米粉里像雪球般滚动成了元宵。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为什么叫上元节呢?

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它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一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