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元宵节 > 正文

古代中国元宵节起源及风俗概览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2日 来源:网络

一、起源

元宵节,宋以前多称“元夕”、“元夜”、“上元”,宋以后多称“元宵”。元宵节的来源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三家,分别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道教节日起源说、佛教节日起源说。

太一神祭祀起源说。《史记·乐书》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太一神即天神,是秦汉人心中的至尊之神。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祠坛,每年正月上辛必往祭祀,祭用灯火,通宵达旦,后来便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道教节日起源说。汉末道教中的支派“五斗米道”,创天、地、水(人)“三官”,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3位天神。一说是尧舜禹,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南北朝时,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为一。 据传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每逢正月十五日,天官即下到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中元地官农历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农历十月十五日生,这两日就是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时。魏晋道家以“三官”与时日节候相配,定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中国传统的三元节庆,由此产生。

佛教节日起源说。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庶家挂灯,此后相沿成俗,形成了盛大的灯节。又据《涅檠记》,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信徒将他的舍利子置于金座上,大众飞撒花瓣,奏乐,绕城燃灯十三里。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每逢元宵夜皆点花灯纪念佛祖。

最近又有学者提出元宵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农业祭祀活动即“元日祈谷”为元宵节的滥觞;元宵节起源与先秦庭燎祀天仪式。

二、风俗

观灯与燃灯。汉代时已有在正月十五燃灯以敬佛的习俗;南北朝时,元宵节点灯火的风俗盛行;隋时每年元宵节都要举行盛大灯会;唐宋时期至明清民国年间,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元宵节观灯欢庆活动更为盛行。元宵节除“观灯”外,另一与观灯有关的雅举风俗就是“猜灯谜”, 它也叫“打灯虎”, 曾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猜灯谜始于汉代,据说是由李广射虎的故事引申而来。逛灯猜谜的人从灯笼上取下谜目(谜语)纸条辩猜,叫“打灯虎”,猜中谜底很不易,犹如老虎难以射中一样,故猜中时也称为“射中”。

迎紫姑。紫姑记载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从记载来看,紫姑与蚕桑有关。迎紫姑的目的为占卜蚕桑的收成,有时也占卜其它事情。

元宵“走桥”。 明清两代,妇女们盛行逛花灯时“走桥”、“摸钉”。“走桥”是在正月十六那天,一些妇女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见桥就走,并出游到正阳桥、天桥等处,她们将桥当作“消”之意。“走桥”时,一人举香开道,众人随后,称为“走百病”或“消百病”,过桥谓之消病“度厄”,那时人们认为凡是不走桥的人就不能长寿,有首诗曰:“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说的就是走桥之俗。

踏歌。元宵节踏歌是唐代新增的风俗。上元踏歌之俗是一种以女子为主角的集体歌舞活动。

吃元宵。元宵,历史上曾有过面茧、粉果、元宝等称谓。元宵形如圆月,故也名圆宵,又称为汤圆或圆子,取月圆人团圆吉兆之意,直到唐代后才被定为元宵之名。据传,元宵的来历与唐太宗有关。 有一年的上元节,唐太宗为犒劳打退敌兵的兵部大将军郭子仪,御厨特在宴席上用糯米制成柔滑的白圆团子款待,唐太宗品尝后连赞好吃,并将其定名为“唐圆”,象征着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夕消夜时所吃,故也俗称“元宵”。又因是在水中煮食的,南方人称之为“汤圆”。

三、文化内涵

元宵祈年,即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元宵花灯盛会多书祈年之语,以示人们对来年岁熟年丰的祈求。

元宵祈子,即祈求子嗣繁衍、人丁兴旺。花灯历来是中国人祈子的吉祥物,这与“灯”字的一部分“丁”有关。元宵节挂灯、送灯、妇女观灯等都或显或隐地带有祝殖求育之意。挂灯在元宵节之前,一般为去年生了小孩的人家所为,既有庆祝之意,也有祈望再生子之意。元宵节送灯祝子,一般是亲友送灯给盼子心切的人家以祝早生子。

元宵辟邪,即主要指驱除百虫及一切不详之邪气,以保人畜平安。元宵辟邪也用灯烛,这是因为人们相信灯烛的光亮能够驱除在黑暗中生存的百虫和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