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元宵节 > 正文

乾隆爷的元宵节怎么过?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6日 来源:网络

乾隆皇帝习惯于圆明园过元宵节,通常紫禁城举行完过年的各项大典一周后,就要移驾圆明园,通常会住在九州清晏。

1784年,离元宵节还差4天的时候,乾隆皇帝就来到了圆明园。这天的晚膳安排在同乐园中举行。次日早上,乾隆的早膳则移至长春园的淳化轩进行,这顿讲究的早膳如同前晚的晚膳一样奢侈。想来,元宵节这几日,乾隆的饮食大致如此。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之际,传膳时多有新增的品种,因为这一天乾隆要举行盛宴,款待皇室成员、近臣和一些蒙古王公。

依据《圆明园:清代史料档案》记载,这天之奉三无私殿举行的午宴一共有32道佳肴,包括燕窝鸡丝、烤鸭、片野鸭肉、鹿茸蒸鸭、蒸鸡、烤鹿肉、腊肉和各式蔬菜,主食有蒸菜包、蒸鸡肉汤圆等,此外还有羹汤、奶茶、美酒、冻肉、甜点等等。这些佳肴被盛放在玉碗、银碟、金盘和珐琅器皿中,各种盘碗的形状也很别致,并配有特制的筷子和汤匙,而饮宴的桌子则是紫檀木的桌子。出席宴会者,每两人一桌。伴着宫廷音乐,菜肴一盘接一盘地传了上来。

入夜,乾隆爷在圆明园“山高水长”大殿的宽大平台上落座,王公贵胄、内臣近侍及蒙古王公随侍于侧,边享用各式甜点和饮品,边欣赏湖对岸燃放的焰火。而近处,则有宫内的太监和一些艺人演出的摔跤、灯舞等。

元宵节住在圆明园期间,乾隆往往还要接见朝鲜、安南、琉球的国王、亲王或者使节,通常也会赐宴款待。

清代学者赵翼之其所著的《檐曝杂记》中记载,元宵节入夜后,圆明园门外列有数十架用于燃放焰火的设备,架子上的焰火被依次点燃,冲上高空。焰火在空中炸开后,有的形成宝塔楼阁之形,有的还能从中飞出鸽子或喜鹊。而后有马术表演,八旗兵丁单腿或者双腿立于奔驰的马背,各自跃至迎面奔驰而来的马背,腾身互换位置。手持彩灯的参加舞蹈者约有三千人,口唱太平歌,来回奔走,组成“太”、“平”、“万”、“岁”等字样。舞罢,焰火再起,其声如雷,光照半空,一个多小时后烟云尚未散去。

乾隆帝元宵行乐图

顺带提一句,清代王府中过元宵节,有“月华连昼夜,灯影杂星光”之说。通常,正月十三会有“试灯”,是灯节的预演。此时,各院已将彩灯集中在正殿和花园内,列于游廊、假山上,假山上竖起杆子,挂上纱灯。如繁星点点,形状有扇面形、六角形、苹果形、石榴形,上面绘有人物、山水、花鸟及各式吉祥图案,据记载也有绘《红楼梦》人物的。加上燃放的花炮,内容多为吉祥图案,如天官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观赏者坐在花厅内,享受以元宵为主的果席。据说,当年流行的是奶油山楂馅儿的,多为城内著名的饽饽铺所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