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九时间:2021年12月21日-2021年12月29日
2021年二九时间: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2022年三九时间:2022年1月8日-2022年1月16日
2022年四九时间:2022年1月17日-2022年1月25日
2022年五九时间:2022年1月26日-2022年2月3日
2022年六九时间:2022年2月4日-2022年2月12日
2022年七九时间:2022年2月13日-2022年2月21日
2022年八九时间:2022年2月22日-2022年3月2日
2022年九九时间:2022年3月3日-2022年3月11日
2021年一九到九九具体时间
一九:2021年12月21日-12月29日
第一天:2021年12月21日(冬至)
第二天:2021年12月22日
第三天:2021年12月23日
第四天: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
第五天:2021年12月25日(圣诞节)
第六天:2021年12月26日
第七天:2021年12月27日
第八天:2021年12月28日
第九天:2021年12月29日
二九:2021年12月30日-2022年1月7日
第一天:2021年12月30日
第二天:2021年12月31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日(元旦)
第四天:2022年1月2日
第五天:2022年1月3日
第六天:2022年1月4日
第七天:2022年1月5日(小寒)
第八天:2022年1月6日
第九天:2022年1月7日
三九:2022年1月8日-1月16日
第一天:2022年1月8日
第二天:2022年1月9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0日(腊八)
第四天:2022年1月11日
第五天:2022年1月12日
第六天:2022年1月13日
第七天:2022年1月14日
第八天:2022年1月15日
第九天:2022年1月16日
四九:2022年1月17日-1月25日
第一天:2022年1月17日
第二天:2022年1月18日
第三天:2022年1月19日
第四天:2022年1月20日(大寒)
第五天:2022年1月21日
第六天:2022年1月22日
第七天:2022年1月23日
第八天:2022年1月24日
第九天:2022年1月25日
五九:2022年1月26日-2月3日
第一天:2022年1月26日
第二天:2022年1月27日
第三天:2022年1月28日
第四天:2022年1月29日
第五天:2022年1月30日
第六天:2022年1月31日(除夕)
第七天:2022年2月1日(春节)
第八天:2022年2月2日
第九天:2022年2月3日
六九:2022年2月4日-2月12日
第一天:2022年2月4日
第二天:2022年2月5日
第三天:2022年2月6日
第四天:2022年2月7日
第五天:2022年2月8日
第六天:2022年2月9日
第七天:2022年2月10日
第八天:2022年2月11日
第九天:2022年2月12日
七九:2022年2月13日-2月21日
第一天:2022年2月13日
第二天:2022年2月14日(情人节)
第三天:2022年2月15日(元宵节)
第四天:2022年2月16日
第五天:2022年2月17日
第六天:2022年2月18日
第七天:2022年2月19日
第八天:2022年2月20日
第九天:2022年2月21日
八九:2022年2月22日-3月2日
第一天:2022年2月22日
第二天:2022年2月23日
第三天:2022年2月24日
第四天:2022年2月25日
第五天:2022年2月26日
第六天:2022年2月27日
第七天:2022年2月28日
第八天:2022年3月1日
第九天:2022年3月2日
九九:2022年3月3日-3月11日
第一天:2022年3月3日
第二天:2022年3月4日(龙抬头)
第三天:2022年3月5日(惊蛰)
第四天:2022年3月6日
第五天:2022年3月7日
第六天:2022年3月8日(妇女节)
第七天:2022年3月9日
第八天:2022年3月10日
第九天:2022年3月11日
数九习俗简介
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中当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
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方法在我国一些地方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冇确切的资料。古人效法于天,取象于地,定节气以识节律,制历法而知时变;气分阴阳,万物流转,人事通乎天文,大道成于自然。在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的消长,阳长阴消就象征暖来寒去。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九,为“至阳”之数,也称老阳,九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到了春耕的时候。
数九计算寒暖的方法,适用于我国冬至前后冷暖变化明显的地区,冷暖变化计算精确到天数,从冬至逢壬日数起,最冷时段在“三九、四九”,数至“九九八十一天”便是春深日暖。也有一些地方数九是从冬至当天算起的,在一些寒冷地区,冰天雪地,冬春两季很长时间段内气温均在零下摄氏度,冬至前后冷暖变化不明显,“交九”早晚几天、气温高低几摄氏度没多大区别;为了方便数九,从冬至日开始算起,即冬至当日叫“交九”,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