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青年节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备。
“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爱国主义精神,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青年指的是多大岁数
青年是指20周岁-39周岁。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此前,各民族对年轻人均有各自的称谓,如俄罗斯语称“OTPOK”,意为没有说话权力的;中国古语就有“青年”、“后生”及“郎”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特别是18世纪基督教创办青年联合会以来,青年一词始正式出现,1919年五四运动后,“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
不同地区对青年的界定在年龄上稍有出入,具体界定如下:
1、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10-19周岁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3、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4、中国共青团:14-28岁
5、青年联合会:18-40岁
6、港澳台地区:10-24岁
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