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清明节 > 正文

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枝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6日 来源:网络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将墓地的杂草除掉,为坟墓抔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在两千多年前,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终于回国即位,他在论功行赏时,每个人都有了份,却忘了一个功臣介子推,《左传》上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緜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介子推曾一直紧跟晋文公,在流亡途中还割过股肉给晋文公充饥,功高至伟、清高耿直却“功不言禄”。他见晋国新立,百事待兴,就和母亲隐居到绵山里。后来晋文公要亲自去山里找他,茫茫绵山无从寻找。想到介子推乃大孝之人,就采取“烧三放一”的方式焚火烧山,结果是介子推与母亲抱木而死。晋文公做了这蠢事后懊悔不已,便拿绵山做了祭祀介子推的地方,来纠错扬善。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令的头一天,便定为祭日,并禁止人们是日举火,一律吃冷饭冷菜,于是有寒食之俗,也就称为寒食节

汉代寒食节要一个月,到晋朝正式定为3天,而且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吃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因为寒食节与清明时间重叠,寒食节逐步与清明合并了。

为什么清明扫墓要插柳枝呢?

原来其中有一个美丽感人的典故。

晋文公火烧绵山,发现介子推与母亲抱在一棵烧枯的柳树上。晋文公将介子推母子厚葬于绵山,次年祭奠介子推时,突然发现介子推母子环抱的柳树长出了新枝,柳枝青翠欲滴、绵绵悠长,指向介子推的墓地。晋文公认为枯树出新枝,是介子推灵魂显灵,便折些柳枝,墓上插一些,王宫里供奉一些,借以纪念介子推。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唐朝诗人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宋之问《途中寒食》诗云: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都是折柳插柳扫魔的描绘。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用清明扫墓“墓插柳枝,家挂柳条”的习俗,使刚刚返青的柳树受到巨大的伤害。近来,大多数人采取“清明植树,鲜花代柳”的文明方式祭奠先人,开创清明祭祖新风。

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