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节是清明节,不是重阳节。“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另一种称呼。而在清明节时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老习俗。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起源于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后来在春秋时期传入了我国中原。
秋千节为何又是清明节
秋千节,是清明节的别称,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荡秋千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当的秋千。
不同年龄的孩子,所适合的秋千也不一样,专家表示,像0到2岁的幼儿,应选择马鞍式的荡秋千,让孩子坐上去像包尿布一样;
2到5岁的孩子,应选择轮胎压缩后的块状座位,因为一片式的秋千容易晃前晃后,这时的孩子控制能力还不足;
2、注意科学的荡秋千方法。
荡秋千的人应在秋千运动到最低点时迅速站起,然后慢慢下蹲,当秋千荡到最高点时,再猛然站起,过了最高点后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点时再猛地站起,以后重复上面的动作,即秋千越荡越高。
3、为避免受到伤害,荡秋千时候注意最基本的常识。
双手一定要紧握秋千上的两根长绳;不要从秋千上面跳下来;不要把秋千荡得太高。
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