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也就是圣诞节的前一天,被西方人称为平安夜。而在中国,又恰逢新年将至,所以平安夜还没到,一种叫做“平安果”的礼物,已经开始在人们手中悄然传递。
“平安果”是以一个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多为红蛇果、青蛇果。也有把国产的红富士苹果包装成“平安果”的。有的包一个苹果,也有同时包两个的。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中国人取谐音“平安果”(苹果)。
水果商装扮“平安果”是受年轻人的启发。开始时,有一些年轻人买一两个进口苹果,然后拿到礼品店打上包装,准备在平安夜当礼物送给好朋友,这一“商机”马上被精明的商人捕捉到。
对这种新东西感兴趣的多为一些青少年,他们觉得用5元钱将赋有“平安”意义的礼物送给朋友、情人或者老师、亲人都挺值。于是平安夜在人们手中悄悄传递着“平安果”的同时,也在传递着一份美好的祝福。
平安夜送平安果这个习俗起源于中国。因为中国人比较注重谐音,比如洞房花烛夜,将红枣、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掷于床上,意为“早生贵子”。苹果的“苹”与平安的“平”同音,于是中国人寓以苹果“平安”的吉祥含义,于是就有了平安夜送苹果的新习俗。送苹果,即表示:送平安果的人向接受平安果的人祝福! 而且平安夜收到的苹果是要吃掉的,这样才算是真正接受了他人的祝福,并且将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平安夜吃什么过节?
在美国,圣诞晚宴极为丰盛。种种美食,色香味形俱备,令人大快朵颐,所以圣诞晚宴又叫圣诞大餐。
圣诞晚宴最主要的一道菜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佳肴——烤火鸡。在西方人眼里,没有烤火鸡就算不上是圣诞晚宴。有些西方人还习惯在圣诞晚宴的餐桌上摆一整头烤乳猪,英美等国的人们还喜欢在猪嘴里放上一只苹果。这个习惯可能源于一些较大的家庭,因为只有大家庭才有可能吃得了一头猪。后来一些讲究排场的人在圣诞请客时也纷纷效仿。
晚餐后的甜食,通常有李子、布丁和碎肉馅饼等——英美等国人认为,吃过这几种食物后就会福星高照、大吉大利。在美国,圣诞大餐中还有一样特别的食品——烤熟的玉米粥,上面有一层奶油,并放上一些果料,香甜可口,别有滋味。
浪漫的法国人则喜欢在12月24日的晚上载歌载舞,伴着白兰地和香槟酒的浓郁酒香,醉度圣诞。
英国人的平安夜最正统,也历史最久,圣诞节必吃火鸡,这种风俗在西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在1602年的圣诞节,大批来自英国的移民抵达美洲大陆。当时,那里物产贫乏,只有遍布山野的火鸡,于是他们便捉火鸡作为过节的主菜。因此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也少不了火鸡。
平安夜几点吃苹果才有用?
凌晨零点许愿,之后吃掉苹果,平平安安,愿望达成。
平安果,是一种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地过着外国人的宗教节日——平安夜(Christmas Eve)时,用苹果,取苹的谐音,意为平安的果实。而真正的平安夜并没有祈求平安的目的,而是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故事,刚好赶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于是便成为了与圣诞节密切相关的日子。
由于汉语中“苹”字与“平”字谐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充满创意的年轻人开始把苹果称作“平安果”,而“平安夜”吃“平安果”、为来年许愿的庆祝方式也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平安夜为什么要吃苹果
“平安果”可以说是苹果,是用一个色泽鲜艳、样子好看的进口苹果装扮而成的,多为红蛇果、青蛇果,当然也有国产的红富士苹果进行包装扮成“平安果”的。据说,“平安果”象征着平安、祥和之意,之所以把“苹果”当成“平安果”的首选,是取了“苹果”的字音。
关于平安夜为什么吃苹果的说法很多,近几年以来,苹果成为了一些年轻人作为平安夜的礼物,大家都互赠苹果作为礼物。“平安果”是用红红的苹果装扮而成的,取平安之意。
一、“平安果”象征着平安、吉祥之意,平安夜在人们手中互赠“平安果”的同时,其实是在传递着一份美好的祝福。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很多家长们扮成圣诞都给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的鞋里。
二、苹果还有很多典故和传说,苹果在中国的文化中有平安、吉利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赠送苹果表示祝福受赠人平平安安,中国人过节时也喜欢吃苹果,送苹果,或是摆到果盘里增加过节气氛。
三、还有一种说法是平安夜送平安果,这个习俗是中国才有的,在中国,人们常常把苹果当作是一生中“平安”的代名词,于是圣诞节送苹果当作成了一种传统,人们在平安夜收到苹果象征着收到了祝福,一年都会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