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母亲节 > 正文

中国古代都是怎么过母亲节的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9日 来源:网络

中国古代是没有母亲节的!到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才逐渐被中国民众所接受。抑或说中国古代每天都是母亲节,因为古代中国的母亲是幸福的。我们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孝文化就可以看出!

西周时期,“孝”带有封建宗教色彩,作为伦理观念被正式被提出。“孝”被赋予两层含义:第一层为尊祖敬宗:奉献供品,祭祀祖先。第二层为传宗接代:延续后嗣,生生不息。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继承发展并改造西周的“孝”,将“孝”和“敬”相结合。“孝”应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此为“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将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将“敬”要符合礼看作是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孔子提出“几谏”。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事父母几谏”兼顾孝敬与父母感受,体现民主。认为“仁”是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是孝的人性根源。“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孟子以论孝而著名。提出“人性本善”,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孝是上天赋予、人人生而具备的。将“孝”作为人生最高道德,“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悌成为五伦的核心。

孟子曾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传统观念中,后代对祖先的祭祀可使得祖先的灵魂可以得到安息,血脉代宗祠之中的香火不灭是汉族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不娶无子是最大的不孝。敬天法祖、强调传后,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孝道。

曾子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强调实践孝道与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曾子认为,提高修养的方法,在于孝的实践与内心的反省,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参悟,不断地开阔心灵的领域。“吾日三省吾身”,用内心的反省来检验自己的举止是否合乎道德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