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塞节(VESAKDAY)(即佛诞,又称浴佛节)是佛陀出生、成道觉悟、逝世的一天。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5月月圆日(相当于夏历(即农历)四月十五(农历四月初八)月圆日),出生地是今尼泊尔蓝毗尼。经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居士提议,汉传佛教界以夏历四月十五日为“佛吉祥日”,以与国际佛教界一同庆祝。
卫塞节的简介
卫塞节(VESAK DAY)是佛陀出生、成道觉悟、逝世的一天。
佛陀出生于公元前624年5月月圆日,出生地是今尼泊尔兰毗尼。
卫塞节(Vesak)是南传佛教传统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节日。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如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佛教徒,均在这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中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卫塞(Vesak)是斯里兰卡僧伽罗语,源于巴利文“Visakha”一词。在印度、孟加拉、尼泊尔,该节日称为“Visakah Puja”或“Buddha Purnima”;在泰国称为“Visakha Bucha”;在印度尼西亚称为“Waisak”;在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称为“Vesak”或“Wesak”;在老挝称为“Vixakha Bouxa”;在缅甸称为“Ka-sone”。
每年卫塞节的日期根据历法而定,是在五月的月圆之日。将这天(或数天)列作公众假期的包括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越南等国。鉴于卫塞节已获得联合国承认,因此,国际上的正式名称是“联合国卫塞节”(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卫塞节的日期
在阳历5月份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望日),所以每年的对应西历日子都稍有不同(一般而言在农历四月十五左右)。有些国家,用佛教独有的历法来计算日子,会有差异。例如在2007年,马来西亚的卫塞节订于5月1日(农历三月十五日),而新加坡则将其订于5月31日(农历四月十五日)。
卫塞节的历史
订立
卫塞节,其实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槃,于同一日纪念。原来,据记载,佛陀5月的一个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某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 ;后来他涅槃那天,巧的也是5月的月圆之日。三者虽非同一天,却全都在5月份,且有月圆之最大共同特点。于是,后世的佛教徒,便订下在每年5月的第一个月圆日,庆祝卫塞节。Vesak在印度古代梵文的意思,正就是“月圆”解也。
成为国际节日
在1950年,国际佛教团体世界佛教联谊会在斯里兰卡的首届会议中,通过了庆祝卫塞节的决定,并“……请求各国政府领袖,为其国内多数或少数的佛教徒的存在,作出行动将五月的月圆之日定作公众假期,以纪念佛陀-他在全世界上是被誉为人类的最大利益者之一。”当然,卫塞节(或内容相类似的节日)的传统实际上已经存在了多个世纪。
联合国承认
在1999年的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由十六国代表共同签署的信件中,请求了对“卫塞节的国际认同”。信中指出:“佛陀的教导,和他的慈悲、和平、善良的信息感动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世界上无数的人跟随佛陀的教导,而且在卫塞节纪念佛陀的诞生、成道、离世。” 同年,希腊、挪威、土耳其、美国等国亦加入倡议行列。1999年12月,在联合国发表的通讯中,表示有关卫塞节的倡议草案在没有投票的情况下被采用。
卫塞节的庆祝方式
2006年5月7-10日,泰国曼谷举办了联合国卫塞节的庆祝活动。在庆祝卫塞节之际,也是泰国国王普密蓬登基六十周年,因此成为了双重庆典。由40多国佛教代表参与的国际佛教会议、唱颂祈祷仪式和点烛活动,于佛统府大佛城及联合国会议中心召开。时任联合国秘书长为庆典送上了祝贺。
2016年05月21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佛教徒在寺庙参与祭祀仪式。当天是佛教的重要节日卫塞节,佛教徒们纷纷前往马六甲释迦院点平安灯、供花祈福、慈善布施、祈求吉祥如意。卫塞节也称佛陀日。马来西亚的佛教徒选择在每年公历5月的月圆日庆祝卫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