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其他传统节日 > 正文

连山金子山举办壮族牛王诞 一个村只剩下2头牛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8日 来源:网络

连山金子山举办壮族牛王诞 一个村只剩下2头牛

大水牛戴着立功的大红花昂首挺胸地巡游,壮族古老的舞春牛舞出了春耕的忙碌与丰收的喜悦,“牛魔王”强骑大水牛引起水牛的强烈反抗,小朋友争做牧童用青草与五色糯米饭喂大水牛。农历四月初八(5月14日)是壮族人家传统的牛王诞节日,金子山下的壮族村寨村民在金子山上举办了牛王诞民俗活动,让人们感受体验壮族这敬牛、爱牛的古老习俗,观赏水牛大巡游、壮家舞春牛,亲身体验鞭打春牛、打春堂、用五色糯米饭喂牛等民俗。

四月初八是壮家人著名的传统节日“牛王诞”。连山壮族用牛、敬牛,将其作为图腾崇拜。牛王诞古称“龙华会”,是壮族大节。传说是壮族的祖先在打猎中活捉了一头野牛,经驯养后变成家牛。某年的四月八日这一天,这头牛生了一头公牛犊,公牛犊经驯养后能犁田,后来繁衍成群,逐步代替了人力拖犁之苦。壮族人民为了铭记公牛犊的功德,称它为耕牛的“始祖”,并在四月八日这一天,庆贺其生日。

今年牛王诞在5月14日,刚好是周六。金子山下壮族村寨的壮族阿爹一早就将村里只剩下的2头牛喂饱,洗澡,让它们去参加牛王诞。壮族阿爹说,往年牛王诞,全寨的牛都要参加,最高峰有100多头之多。这几年来,村里耕地的人越来越少,外出打工的村民越来多。即使在家耕田的,也大部分使用拖拉机,耕牛越来越少了,现在全村100来户人家,只剩下这2头牛了。再过几年,可能牛王诞中的牛就要用拖拉机来代替了。

壮家阿爹敲着锣、打着鼓,给2头大水牛戴上大红花,然后开始牵着牛去金子山巡游。后面紧跟着村里的春牛表演队,一头“黄牛”一头“黑牛”。为了增加牛王诞的娱乐元素,村里2名青年还扮成牛魔王与孙悟空,一起巡游。牛休息的时候,壮族阿爹还按照传统习俗,给大水牛按摩。

头戴大红花的大水牛走在前面,壮族老爹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叨着烟斗,背着木犁跟在后面使牛。紧跟着是壮家舞春牛,在欢快的鼓乐声里,2头春牛舞出了各种与牛有关的动作,牛吃青草、牛饮水、牛耕田、牛洗澡、牛打斗等。

按照传统习俗,牛王诞当天要给耕牛喂五色糯米饭与青草。游客手拿壮家阿妈做好了五色糯米饭与新鲜青草,争相给牛吃,象征着吉祥如意。最快乐的是小朋友,把一大把青草拿在手里,把牛的大嘴塞得满满的。鞭打春牛更让游客兴奋,按照传统习俗,用鞭子打春牛可以打掉人身上的懒惰,变得更为勤奋。

知道壮族牛王诞传统习俗的游客,都乐于让孩子在牛旁边吃食物。牛王诞当天,壮家人都让孩子穿上蓑衣,戴上竹笠,盛一碗色饭进牛栏伴牛吃。据说这样孩子就会像牛一样健壮有力。

活动结束时,“牛魔王”还想骑大水牛过把瘾,庄严壮族阿爹抬他上去,大水牛看到这个与自己有点像的“怪物”,自然不买帐,连续几次将“牛魔王”甩在地上。最后,壮族阿爹想了一个办法,用红布将牛眼睛蒙了起来,终于让“牛魔王”成功骑上了大水牛。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以金子山的壮寨为例,著名的有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陀螺节等,由于种种原因,有很多节日已经慢慢消失了。目前,金子山下的垃寨正在逐步恢复各种传统民俗节日,在传承与发展壮族传统文化与民俗的同时,也让外地游客能够观赏到壮族传统民间艺术,领略壮族浓郁的壮族民俗,感受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