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四月初八
牛魂节又称脱轭节,在农历四月初八,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
壮族人敬牛、爱牛的传统,在每年过牛魂节时更是表露无遗。
壮族人认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牛魂节一到,人放犁,牛脱轭,主人家要用新自酿制的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饭来喂牛。这一天,要清扫牛栏,给牛洗刷身体;牛沐浴时,还要敲鼓助兴。当然罗,这一天是绝对不能打牛的,如果打了牛,就会把牛魂惊跑,对农事大为不利。
到了午间,家家都要举行敬牛仪式。这时,全家坐在摆满酒席的桌边,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同时唱起敬牛歌,喂牛吃五色饭。最后,全家站起来抚摸牛背,表示对牛的祝福。
牛魂节吃乌饭
其实,吃乌饭并不仅限于少数民族,它广泛流行于南到两广、北到江淅一带,其中包括汉族在内。有的地方在清明寒食节吃,更多的地方在四月初八吃。农历四月初八那天,不仅家家户户自做乌饭,而且市场上也有出售。有的地方甚至将它作为平时的早点或点心出售,很受欢迎。江南的乌饭像北京的切糕,不过切得更为方正,也更有嚼劲,一般都是放凉了撒上白糖或红糖吃。
吃乌饭很可能是东南沿海和江淮各族人民共同祖先之一的百越人的遗风。南方水田若用人力耕作,要比北方旱地艰苦得多。因此,自从使用牛耕后,南方人民对耕牛特别爱护甚至崇拜,从而产生牛王的神话,并专门设置一个节日来庆祝它的生日,以示感激之情。据史书记载,汉族直至南北朝时仍规定严禁宰杀耕牛,违者以犯法论处,这再次说明牛魂节和农业民族爱惜耕牛、保护生产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