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今天日历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毛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毛南族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分龙节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有的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实累累,祈望五谷丰登。
“南瓜节”
毛南族的“南瓜节”,时在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这天。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透过表面看到瓜籽。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由一身强力壮者用砍刀劈开“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饱满的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文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
我国许多民族把重阳节视为老人节,有敬老的传统习俗。毛南族也不例外,只是风尚不同。对于年过花甲而又体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阳节时为之“添粮补寿”。子女们在这天置办几桌酒席于家中,请亲朋好友光临,来客都要带几斤细粮好米,或者新鲜水果。亲友送来的“百家米”要单独贮存。日后在给老人做饭时抓一些掺进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复,还得继续择日搞“添粮补寿”仪式。这种风俗实际上是出于对老人的一片爱心,很符合群众的道德及传统观念,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放鸟飞
在毛南族众多的节俗中,正月十五“放鸟飞”最具特色和奇趣。传说过去毛南山乡有位老法师,他有个心灵手巧俊美出众的独生女儿,擅长以竹篾和菖蒲叶编百鸟,人称“小鸟姑娘”。她与一小伙子相恋,准备大年初一完婚。老法师想考验一下未来女婿的本领,在除夕那天让他把山上土地在天黑前都撒上种子,本该撒谷种(小米),但小伙子一着急,错撒成了糯稻种。老法师令其把种子全部捡回来,省得糟踏了。这下可难住了小伙子,小鸟姑娘看到此情,让未婚夫回家把他们俩人过去编的百鸟都用箩筐装来。姑娘对着编的百鸟吹了口气,又对小伙子说了几句悄悄话。小伙子把百鸟带到山上,这些鸟很快便飞出去捡回了所有的糯种。小伙子在天黑前重新撒上谷种。老法师一看高兴了,说:“过年让我们父女俩好好团圆团圆。正月十五再送小鸟姑娘去你家成亲。”从此,便有了“放鸟飞”的节俗。春节即将来临时,家家户户预先采好菖蒲叶。除夕那天,用菖莆叶编“百鸟”,“百鸟”的空腹中装入泡好的香糯,饭豆及芝麻馅等,然后上锅蒸或煮熟。出锅后,把“百鸟”用细绳拴在一根长甘蔗上,架挂在堂屋香火前。“百鸟”有鹧鸪、山鸡、燕子、鸬鹚、画眉等。这天,给家里的小孩每人一个“鸟”来解馋;出嫁并生育了的媳妇要回娘家领“鸟”,希望孩子将来象小鸟般活泼可爱。香火堂前,还摆上供品,有红米饭及果品,意在祈愿百鸟不吃庄稼,保证福来粮丰,瓜果累累。待到正月十五,取下“百鸟”,入锅再蒸煮,入夜,以“百鸟”当饭,谓之“放鸟飞”。“放鸟飞”时,毛南人总忘不了重温那“放鸟飞”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