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少数民族节日 > 正文

姊妹饭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23日 来源:网络

导读:看到姊妹饭节,我们就会想多这是一个关于姊妹的节日,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姊妹饭节也是苗族妇女的节日,今天日历网小编给大家说说姊妹饭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姊妹饭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姊妹饭节是苗族的节日。

姊妹节前几天,姊妹们就到山野里,采来南烛木叶、姊巅、蜜蒙花等各色花草,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红黄绿各种花草汁液。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一两天后,这些汁液完全渗透了糯米,再取出分别过滤,再用清水冲洗去表百多余的色彩汁液,然后将这些分别浸泡好各色糯米调匀,上甑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饭。这种用各种野花草清对取色制作的姊妹饭,不但色彩缤纷、芳香可口,而且久放不便不坏。还具有明目健身,滋补强身功效,是节日期间与亲朋好友共享与相赠的特殊食品。姊妹节当天早上,妇女们便早早起来,打扫屋里屋外的清洁卫生。早饭后,姊妹们便相邀到田里去捞鱼虾,捡田螺亮。其间或田里有鱼,姊妹们就去捞,无论谁家的田,主人家都不得阻拦,更不能谩骂。如捉了秧鱼,主人家舍不得,会主动拿鸡鸭或腊肉去换。中午姑娘们捞鱼回来后,便和全体妇女们蒸制姊妹饭、剖鱼杀鸡宰鹅准备迎宾过节。如有男子客队应邀组织而来,便设大宴集体招待。大宴由妇女们主持进行。宴席选在某家宽敞的堂屋。拉上长桌(桌长四五米),桌上摆满己切和未切的鸡鸭鱼肉,其中未切的鸭鱼肉上还插着多而小三角彩旗,以示隆重礼仪。长桌中放有一大簸箕五彩姊妹饭,吃姊妹饭一般不用碗筷,用手抓吃。长桌中还有一两盘特制的,煮开了口露出肉的蚌壳,开口的蚌壳里还会有特意放进去的田螺,饶富意味,席间女主男宾,相饮相戏,飞歌笑语,欢畅淋漓。午后,姊妹们便精心打扮。穿上精挑细绣的苗装,头戴银角银钗银帽,颈戴银项圈,银项链银锁,身披银泡银片银铃,银耳环银手圈手镯等等,全身银饰,少则七八斤,多的一二十斤。她们云集踩鼓场,层层环绕木鼓,跳起轻快的木鼓舞。她们和着鼓点时儿向前,时儿向后,时儿向左,时儿向中,时儿翻转,时儿边舞边唱起歌,以表现她们巧手刺绣的服装,她们富有的银饰,她们亮丽的身材容貌,以及他们迷人的歌声。其间千百的银角摇,千百的银身摆动,好似活动的林海雪源,银玲叮当,很佩铿锵,飞歌互答,犹如一部宏大的交响乐。其间还有千万的观光者和对歌伴舞者,直至天黑方散。晚上,苗族村寨里每家每户,设宴酬宾,饮酒作乐,欢声笑语。这里淳朴善良好客的苗家,不管你是熟客与生人,也不管你是哪一民族的人,语言是否相通,一样平等相对待,酒肉以敬,姊妹饭以赠。当老年宾主们正在杯依相对时,年轻男女们便快快吃了饭,相邀出去了,她(她)们要到村边寨脚,寻找他(她)们的新朋或故友,或飞歌互答,或情歌对唱,或蜜言说情,花前月下,结双成对,尽兴深夜及至通宵达旦。其间姊妹们还回家将她们精心制作的五彩姊妹饭拿来送给她们的阿哥们,而她们在给男子姊妹饭里还巧妙地送上她们的信物以表情达意。如她们在送男子姊妹饭的包裹里放有一双筷子表示要和男的成双成对;放有包谷须则是要男子用绣花钱回谢,放松针则要绣花针和丝线酬谢姑娘,放竹钩表示姑娘有意,多来交结,放树叉则表示今生没有缘份,成不了一家等等。

姊妹饭节传说

妹妹节由来有几个传说,一说是很久以前,有七个苗家闺女,如出水芙蓉。她们都想嫁一个好苗生。于是,七姊妹到山上采集树叶,每人煮上一锅彩色糯米饭,邀四方后生到施洞寨来吃饭,唱山歌,踩鼓点(跳圈舞)。大伙整天整天的跳,整夜整夜的唱。通过3天3夜的欢歌狂舞,七姊妹在上百名男子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她们把彩色糯米饭送给情郎,嘱咐他择日来迎亲以后吃姊妹饭便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另一说是相传苗族从前居住在遥远的东方。后来由于人口增多生活困难和灾荒战乱,被迫不断往西方迁徙,而每逢到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就有一部分姊妹要嫁出去,再次迁徙嫁出去的姊妹就回不到家了。于是他们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到田里捉来鱼虾,相邀已嫁出去的妹妹们回来和未嫁姊妹们相聚一起,吃一餐姊妹饭相诉衷肠,然后依依惜别,这样相习成了一年一度的姊妹节,俗语:吃了一餐姊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

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说的姊妹饭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在苗族姊妹饭节上面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