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纪念日 > 正文

9月9日毛泽东逝世纪念日,邮票怀念毛主席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9日 来源:网络

今天是中国人民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40周年纪念日,会有许多纪念文章缅怀这位伟人。在集邮届也会有许多这样的文章,但无外乎从邮票本身写起,多为描述邮票上的毛泽东形象和图案。

今天《集邮》杂志刊登客文达先生的一篇文章,从另一个角度结合邮票缅怀开国领袖毛泽东。

1977年9月9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南端,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中国邮政为此发行《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纪念邮票一套6枚、《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纪念邮票一套2枚。与此同时,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原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逝世一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联合举办。

该展览汇集了当时国内美术界精英的力作,共展出美术作品59件,其中大部分是油画作品,有近三分之二的作品描绘了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形象。画家们怀着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精心构思和绘制出一批经典画作,其中很多画作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正因为如此,其中部分画作相继出现在此后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上。

1985年1月15日发行的《遵义会议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第2图选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域的油画《毛泽东同志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图1)。该画于1975年创作,150×355厘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描绘了毛主席率领的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达到陕北的情景。

2006年10月22日发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第2图选取了军博创作员彭彬的油画《遵义会议》(图2)。该画于1977年创作,224×390厘米,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作品描绘了遵义会议结束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满怀信心地准备率领红军进行长征的情景。

2013年11月16日发行的《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第2图选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的油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邮票名称改为“北国风光”(图3)。该画1977年创作,136×196厘米,在画展中排在第23号位。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于《复兴之路》大型专题展览的“抗日战争”展厅(图4)。此画根据毛泽东1936年2月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创作的著名词篇《沁园春·雪》的意境而创作,将毛泽东诗人的气质刻画的淋漓尽致。笔者每次参观国家博物馆,必去欣赏这幅画作。

2013年11月16日发行的《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第4图选取了军博创作员高泉的油画《心潮》(图5)。该画1977年创作,180×350厘米,该作品在画展中排在第59号位。有报道称原作已经遗失。此画是表现毛泽东诗人气质的又一幅佳作。很多观众将它与毛泽东于1954年写下的词篇《浪淘沙·北戴河》联系在一起。2014年4月21日是毛泽东第一次去北戴河60周年,因此笔者选择当天制作了极限片。

此外,这次画展中的另外两幅油画也与邮票产生关联。1998年11月14日发行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纪念邮票第1图选取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尹戎生的油画《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和老帅们在一起》(图6),邮票名称为“运筹帷幄”。画作描绘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与各大野战军将领以及总前委负责人聚会的情景。尽管这是一个虚构的场面,但还是引起观众的共鸣。一是出于人们对老帅们的敬仰,二是与“文革”中描绘毛泽东的油画色彩“红、光、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此画采用了“灰调子”。

由于历史原因,此画1977年展出时,并没有刘少奇和彭德怀(图7)。1980年刘少奇和彭德怀得到平反,尹戎生重新创作此画,将刘少奇和彭德怀加入画面,而其他人物的位置也有所变化(图8)。1977年的画作为182×282厘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1980年的画作278×448厘米,现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另一幅画作是广东画家陈衍宁的油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977年展出时排在第4号位,164×235厘米,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图9)。画作是根据毛泽东1925年写下的词篇《沁园春·长沙》创作,描绘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湘江东岸踌躇满志的情景。2013年11月16日发行的《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邮票第1图选取了陈衍宁的同名油画。不过,这并不是1977年的画作,而是另一幅作品(图10)。关于邮票的原地,除了画作的收藏地点外,有人选择了与橘子洲或岳麓山相关的邮局,但橘子洲是画面的中景,岳麓山是画面的远景。毛泽东所站的位置是湘江橘子洲头东岸的山坡上,与此相关的邮局是长沙南湖路邮政所(图11)。

此次画展展期较长,一直延续到1977年底。笔者曾观摩了3次。尽管此展览已经过去了近40年,但我对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