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教师节 > 正文

教师节为什么定在9月10日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4日 来源:网络

我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在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三项目标。6月6日教师节发起之后,社会的反应热烈,逢此节日,各地教师,多集会庆祝,休假纪念。

直到解放后,教师节再次出现在中国的现代历史上。

教师节重回历史舞台就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

1985年1月21日,出于“尊师重教远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殴打教师的事件时有所闻,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树立以教书育人为终身职业的思想也还不普遍。(此段落来自中国民主促进会关于设立教师节的提案)”的初衷,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并一直持续至今。

1982年4月,由张承先和方明共同签发的“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送中央书记处,报告中并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为教师节定在什么日子最合适,方明征求过谢冰心、叶圣陶等民进老前辈的意见。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最终,叶圣陶的建议被采纳。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

1985年1月,时任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