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归总,过教师节应该符合广大教师的意愿。教师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四没”教师节变成“四有”教师节。
一是有礼物。学校是不敢发礼物的,学生和家长也是不能送礼物的,政府可以吧?教师节建立之初的那些年,地方政府都跟广大教师发红包,这样的好传统怎么就丢弃了呢?更何况,为教育办实事,为教师谋福利,本就是政府的责任。
二是有假日。有假也是节日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对那么多节日都确定了假期,为教师节定个假不该是个很难的事情。韩国、新加坡、泰国、委内瑞拉、阿尔巴尼亚、苏丹等许多国家教师节都放假一天,中国为什么就做不到?
三是有氛围。氛围不是开个会、发个文、写篇报道就够的,必须整个国家、全社会、各行业都要有实际行动。国家要把尊师重教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来建设,全社会都要普及尊师文化和礼仪,各行业都要形成尊师风尚,每一个家庭都要遵循尊师规范。
四是有心情。满足了前面“三有”,教师自然就有了节日心情,“四有”教师节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四有”只是基本性要求,各地各单位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增加一些有特色有意义的活动,真正办一些让教师感觉实惠的实事。
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年年能过这样的教师节,广大教师自然就会逐渐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也就会内化为广大教师的职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