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国庆节 > 正文

真正的国庆始于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5日 来源:网络

真正的国庆始于什么时候:民国

古代国庆都只是帝王们的“私人Party”,客观来讲跟百姓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真正上升到“one country,one dream”高度的“国庆”,还得从民国算起。

民国时期的“国庆”又是怎样的呢

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当时的“国庆”节,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从信中可以看出,当时南方的“国庆”节还是同现在一样热闹,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

在1927年北洋军阀被打倒之前的民国前十年,北方的“国庆”节却是十分冷清:每年的10月10日上至北洋政府,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没有人对这一天有过多在意。因为当时南北割据,南方被国民党收割,北方被北洋军阀控制,而北洋军阀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跟北洋系没有任何关联。

若不是临街商店会在这一天挂出五色旗以示纪念,它也就仅仅如同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机关休假一天,学校放假一天,全然不似南方的热闹。

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内忧外患,国家四分五裂下的社会一片动荡,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更是无暇庆祝。直到后来南北获得统一,北方的“国庆”节才终于得到重视。

古语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时候的中国地大物博,占尽一切天时地利,却没能孕育出能够真正全国上下产生共鸣的“国庆”,而只是以“作秀”般的形式出现帝王的生日“派对节”,到后来换了无数个皇帝,也就换了无数次的“国庆”。

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在享受着国庆福利的同时,更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大,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切身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亦昌盛!国庆也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有了更深刻、更自豪的内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