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其他传统节日 > 姑姑节 > 正文

六月六姑姑节,各族节日活动多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28日 来源:网络

农历六月初六是汉族传统节日天贶节。道家的称呼,起源较晚。淮安汉族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习俗。

据说,“姑姑节”始于春秋时期。当时晋国有个叫狐偃的人,因为保护晋文公重耳立下了汗马功劳,晋文公回国即位后将狐偃封为宰相。狐偃辅佐晋文公治理国家,颇有治国才干,晋国很快强盛起来,举国上下都很敬重他。狐偃的生日是六月初六,这一天,朝中官员都带着丰厚的礼物来给他贺寿。人们对狐偃的崇敬使他渐渐骄傲起来,常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并且开始在朝中弄权,对异己进行打击。于是,狐偃渐渐失去了人心。但慑于权势,人们都不敢得罪他,只好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心里却恨之入骨。

狐偃有个女儿,嫁给了另一位功臣赵衰的儿子。赵衰对狐偃的所作所为非常反感,直言规劝狐偃不要居功自傲。但狐偃听不进去,以为赵衰妒忌自己,对赵衰十分不满,还恶语相向。年老体弱的赵衰一气之下得了重病,不久愤愤而终。赵衰的儿子因此非常痛恨狐偃,暗暗下决心要杀死岳父为父亲报仇!

这年,晋国遭了旱灾,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晋文公便派狐偃出京放粮赈灾。狐偃为了自己庆寿,决定六月初六赶回京城。赵衰的儿子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这天在寿筵上杀死狐偃。狐偃的女儿得知丈夫要在寿筵上杀死自己的父亲,愁得不知如何是好,整天提心吊胆。她不想背叛丈夫,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父亲的被杀死。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在六月初五这天悄悄地回了娘家,把丈夫的计划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吓得浑身发抖,急忙写信派人连夜给狐偃送去。

赵衰的儿子见妻子偷偷跑回娘家,知道计划已经泄露。狐偃权高势大,必定派人马来捉拿自己,现在想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跑比登天还难,只有在家坐以待毙了。

六月初六的早上,狐偃亲自来到赵家,并没有带兵丁打手。见了女婿面带微笑说:“老夫今年的寿筵不同往年,一定要办得隆重。因你父生前与我有些嫌隙,老夫担心贤婿对我心怀嫉恨不去赴筵,故此亲自前来请贤婿光临……”赵衰的儿子心想,事情明摆着,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大丈夫死有何惧?到寿筵上当着众人痛斥狐偃一番,解解心头之恨也算死而无憾……于是,翁婿二人一起回到相府。

寿筵上,狐偃当着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了许多错事,难怪我的女婿要设计杀我。虽然他这个计划过于狠毒,但老夫很敬佩他,他是想为民除害,为父报仇。现在,老夫在众亲友面前发誓:知过必改,重新做人,请亲友们监督我今后所为……我的女儿报信,尽了孝道,望贤婿看在你们夫妻往日恩爱之情,不要恨她,继续两相合好偕老百年!”老狐偃一番推心置腹的话使在场的人大受感动。赵衰的儿子见狐偃态度如此诚恳,也就原谅了岳父,并且恭恭敬敬地给老岳父行了拜寿之礼。

从此以后,狐偃果然改过自新,时时处处谦虚谨慎。赵衰的儿子见岳父悔过,不但放下了心中的仇恨,对岳父更多了几分敬重,翁婿二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近了。为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初六都要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好好招待一番。后来,这习惯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也纷纷效仿。每年六月初六,把出嫁的女子接回娘家,一来为了亲人团聚,二来为了消除误解和仇怨。年代久了,人们就把六月六叫做“姑姑节”,并且流传至今。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布依族、壮族、苗族、瑶族和畲族的农历六月六,同样举行具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各种活动。

苗族

苗族“赶歌节”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的赶歌节是湖南凤凰、贵州松桃等地苗族的传统节日。届时,苗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汇集在歌场,尽情唱歌跳舞。

瑶族

瑶族“半年”是瑶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每年的过节这天,瑶家都要撒石灰、放响炮、贴对子,以企盼人畜无灾,五谷丰登。

藏族

藏族“响浪节”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藏民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初四至十七举行。“响浪”是藏语,意思是“在一个地方转,求神保佑”。

节日时,藏族男女老少来到草原上和高山密林中,扎帐篷、宰牛羊、备香茶、设美酒,祝贺节日愉快。骑手们骑着骏马、牦牛参加赛马、赛牦牛、射箭和“大象拔河”等活动。青年男女在钹、锣、唢呐乐曲声中唱着热情奔放的祝酒歌,跳起欢乐的锅庄舞,演出藏戏。

满族

满族“虫王节”是满族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节日当天,每家派出一个人到虫王庙拜祭,人们杀猪宰羊,敬献虫王爷,祈求虫王爷不生虫灾,让庄稼有个好收成;留在家的人,翻箱倒柜,晾晒衣物,以防虫蛀。

布依族

布依族“六月六”又称“敬盘古”、“过小年”,是布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布依人在农历六月初六、十六、二十六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过“六月六”。有的地方六月十六或二十六过节,叫“六月场”或“六月桥”。

布依族人民于每年农历六月六(盘古逝世日)这天,宰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祖先。每逢六月六,布依族人民喜欢吃糯米饭和糯米粑,喝糯米酒,家家户户还要杀狗庆贺。

节日期间,妇女们背着装满粽子的篮子,串寨走乡,探亲访友,青年男女身穿民族服装,手提箫筒或二胡,口吹木叶,成群结队来到广场,举行对歌、掷花包、赶表(恋爱方式)等活动。

瑶族

瑶族“晒衣节”是广西桂平盘瑶地区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六月初六举行。

节日当天,热闹非凡,清晨各家宰鸡杀鸭开庆祝会,宴饮后,全家动员,有秩序地把棉被、衣服、鞋子、箱笼、柜子等物拿到屋外晒坪上暴晒,晒上一两个小时翻转再晒,然后把衣物搬回厅堂凉一下,再放回原处。夕阳将落时,全寨人还要对着太阳招手,表示对它的感激。

土族

土族“花儿会”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土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为期5天。

“花儿”是一种民歌,又称“少年”。“花儿”的唱词大多是即兴编成,有对唱和独唱两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

“花儿会”期间,当地的土、回、东乡、撒拉、保安各族人民,身穿具有特色的民族服装前来赶会,而且还带着帐篷、大饼。群众络绎不绝。会上,大家互相赛歌,以沟通心灵。很多艺术家慕名而至,采集生活素材,撰写文章,进一步扩大了“花儿会”的影响,使其成为一个中外驰名的歌唱盛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