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那时候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还是同一天,都是腊月二十四。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皇帝都要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就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既然皇帝在这一天祭灶了民间就只能推后一天,就有了“官三民四”的说法,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虽然后来没有官家百姓的说法,但是因为北方是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延续了“官三”的传统,而南方离政治中心远,小年保留的还是“民四”的传统。
南方小年都有哪些习俗
祭灶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旧时,几乎每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在每年“小年”这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灶王爷供奉于灶王龛,放置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
掸尘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房子,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吃年糕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做年糕是很多地方的传统。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地位和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