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小年 > 正文

上海小年夜不是除夕前一天吗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2日 来源:网络

上海小年夜是除夕前一天

在上海,人们习惯上把除夕的前一天称为小年夜,小年夜才是过年高潮的开始。小年夜这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上海人念叨的“小年夜”,并非是指“小年”的晚上,而是和“大年夜”意思相对的“小”年夜,也并非是一个节日。换一种说法,叫做“小除夕”就更好让人理解了。之所以习俗有别,并非是为了“与众不同”,而是文化传承中产生的差异性。但是,无论是哪天过小年、或者过小年夜,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都是一样的。

上海小年夜不是除夕前一天吗

上海小年夜风俗表
1祭灶
2大扫除
3备年货
4备新衣备春联
5清账目讨账

1.祭灶

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2.大扫除

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群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3.备年货

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色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

4.备新衣备春联

准备新衣、新帽、新鞋。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除了买新衣新帽外,还会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

5.清账目讨账

过年前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