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有悠久历史、影响很大的传统习俗,旧时几乎家家都烧柴,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尊称他为“灶君司命”,传说他被玉皇大帝封为“九天东厨司合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凡间各家的灶火,是一家的保护神。
祭灶的历史起源很早,在周代已经开始祭灶了,最早供奉的灶神,是火神祝融,意为火神从天上取来火种,让人们能吃到熟食,得到温暖,所以人们感激他,尊供他为灶神,看管自家的灶火可以长久,也寓意家庭人丁兴旺,生活美满。
古代的祭灶是很隆重的,会有整羊整猪美酒等供品,然而慢慢的演化过程中,灶神被认为会跟玉皇大帝讲自家宅的坏话,到三国的时候,祭品就只有酒了,人们希望把灶王爷灌醉,让他不能说出不利于家宅的坏话来,等到了宋朝以后,灶王爷就更不受重视了,仅用麦芽糖做的灶糖来祭祀。
祭灶分为送灶和接灶,灶王爷在家里供一年,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上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再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这一家的吉凶祸福。所以灶王爷的汇报就一家人来说就很重要了,祭灶仪式一般在晚上进行,通常祭灶人是家里男主人,跪在神像前,怀里抱个公鸡,是为灶王爷上天骑的马,摆上灶糖等供品,焚烧香表,斟酒叩头,然后以酒烧鸡头,鸡头晃动表明灶王爷已领情。揭下灶王爷像烧掉,然后一家人开始食用灶糖等祭灶供品。整个送灶过程算是完成了。
接灶就要等除夕那天再买回一张新的灶王爷神像贴上,以示尊重。然后要在年夜饭的时候,把煮好的饺子头一碗盛给灶王爷,以示尊重。
小年简介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