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年时间:1月14日,星期六,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时间南方是腊月二十四和北方是腊月二十三。在我国南方地区,统称把腊月二十四祭祀灶神的那一天,也称为“祭灶”,只是这个节日多是在晚上进行的,因为祭灶的活动时间就是在晚上,所以小年又被称为小年夜。比如,东汉崔定《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说在这一天要庆祝节日。
再如,宋代的大诗人范成大有诗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在宋代的时候,我国的小年夜是在腊月二十四过的,人们在这一天要忙着祭祀灶神,开始烹煮过年要吃的食物,比如:猪头肉,鱼,豆沙,甘松粉,饵团等等。甚至早在晋代,也有相关的习俗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也就是说人们在这一天要祭祀灶神。比如,在清代的《清嘉录》也有相关记载:“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廿四夜,是夜送灶”;也就是说人们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举行祭灶活动。
其实,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根据《清史》记载:
“十二月二十四日,旧传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灯烛、场糖、钱褚致祭。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迁移到了二十三。”
说清代的时候,皇家每年年末要举行祭天大典,只是时间在腊月二十三,也就是中国古代大名鼎鼎的“腊祭”,可是皇家祭祀花销巨大,也确是劳民伤财,清代的几位皇帝除了乾隆,又都是节俭的主,于是乎,皇帝直接大笔一挥,将小年的祭祀和年末的腊祭一起给办了,既省事儿,又省钱。所以,小年祭祀就从原本的腊月二十四,在官方层面上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上行下效,皇家都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上下官员自然要效仿,于是也将自家小年夜的日子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渐渐地,百姓也开始效仿,将小年夜提前到了腊月二十三。还有了所谓的“官三,民四”,还有“船五”,意思是说渔家将腊月二十五视为小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