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赵公明是截教精英,苦修得道的大罗神仙,座下骑黑虎,掌中擎金鞭,还有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护身,在峨嵋山罗浮洞中修行,是三仙岛上三宵娘娘的兄长,为人极重义气,为报截教数位天君被杀被辱之仇,下山辅助闻太师征伐西歧。
而在小说中,姜子牙并没有封赵公明为财神,只是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另一种说法则是,相传,赵公明是一位经商奇才,以诚信为本作为经商的理念,古人因感叹赵公明的财富文化,故而将赵公明神化。
现如今,大部分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该财神像正是“正财神”赵公明像,即赵公元帅像。所以,基于这两种说法,赵公明是民间供奉最多的财神。
其他财神
比干
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
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正月初五迎财神的传说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
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花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花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愁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
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恻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花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花子呢?
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花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花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