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称为赤狗日,也称为小年朝。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也有人说入夜提早熄灯是为了让老鼠看不见,无法娶亲,以减少其繁殖的速度),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至于。「老鼠娶亲」故事的来源,可能是因为初三是赤狗日,诸事不宜,为了避凶,所以为提早就寝所找的借口;再者,从过年到初一、初二也忙了一阵了,若不早些休息,恐会体力不继,无法办完其它的行事;至于过年谣中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就是说初三不但是赤狗日,而且一连几天的忙碌,到了初三,总算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补补前两天的睡眠,长保健康。
各地民俗大盘点
黄河两岸:初三要祭祖
在黄河两岸的河南和河北,有地区的老百姓都要在正月初三的这一天,早早起来,去祖坟烧纸点炮,向离开人世间的长辈,叩头,拜年。
东北:扫帚日
东北很多老百姓将正月初三称之为“扫帚日”。在除夕打扫干净屋子和院落后,初一、初二各家不会动用扫帚,免得扫走财气。到了初三,就可以把家里积攒的垃圾清理掉,而且在打扫时要从外往里扫,以示聚财之意。
山东:初三初四回娘家
全国多数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但是在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出嫁的女儿一定要等到初三回娘家。在这些地方,大年包括初一和初二两天。在大年期间,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待在公婆家,否则就会不吉利,于是形成了初三才能回娘家的习俗。
江浙:接迎灶神开井
在嘉兴、湖州,初三是接灶神的日子,意为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在旧时的杭州,初三要举行“开井”仪式。古人在初一初二时,让劳累一年的井绳休息,就用红纸条把井口封住,大家不能取井水。到初三这一天,要举行“开井”仪式揭去封条。
重庆:“转转饭”
作为串门走“人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人从初三起就开始吃“转转饭”,即亲戚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趁吃“转转饭”的机会,可以见到各路亲戚。多吃几轮饭,就多几次团聚机会。
闽南:竹竿舞
在福建漳浦,初三当天畲族同胞会用喜庆的竹竿舞迎接八方来客。初一人们互相拜年,初二是女婿日,女儿女婿回娘家,好客的畲族同胞从初三开始用竹竿舞表达欢乐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