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来历,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传说:
大家一定都吃过饺子,可是,你知道为什麼会有饺子这种食物吗?古时,一个叫苏巧生的御厨技艺高超。一年腊月二十九,他为皇上做了99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十分满意。夜里,他想:“明天是除夕,再做一样菜,即可回去与亲人团聚了。”第二天,苏巧生正为如何做好最后一样饭菜发愁时,突然看到案上有余下的羊肉和菜,便将其混合剁碎,搁上调料,用白面包了许多小角角,放在锅里煮熟,奉给皇上。谁知皇上吃后龙颜大悦,忙问:”此乃何菜?”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
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民间便流传过年包扁食吃,这就是民间传说的过年包饺子的由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的品种花样从明、清时代开始,与日俱增,现已分布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目前,粗略估算,其主要品种花样约有600多种。其加工热制技法已有煮、蒸、煎、炸等多种。馅料繁多,更是难以详述。从制作方法上:有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有现包现吃的、也有冷冻起随时吃的。
说起饺子的制作还是需要一番艺的。首先要把面粉加水和成面团,面粉的量和加水的量要有一定的比例,过多过少都不可,和面还要按一定的方向。和好的面团不能马上做,还要放到盆里停一停,俗称:“醒一醒”,然后再准备饺子馅。包饺子的时候更需要手上的工夫。饺子包的既要馅多、肚圆、速度快,饺子的模样又要好看。饺子下好后,配上醋、蒜泥就可以就餐了。大年初一这顿饺子与平时的饺子不同,别具一番情致。包这顿饺子时,饺子馅中分别装进不同物件,如钢币、糖果、花生、年糕等,吃饺子吃到钢币意寓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运——财运亨通。老人吃到花生意寓健康长寿,孩子吃到年糕就意寓新一年里“天天向上”,吃到糖果就意寓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甜蜜。看来吃饺子不但因为这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也是人们祈求吉祥和福祉的一种形式。
饺子不但倍受中国人的喜爱,外国人也厚爱有加。而且能达到沸腾、热闹、乐和、喜庆、吉利、顺遂。所以受到各地各族人民的欢迎。形形色色的外国饺子把我们的饺子文化进一步地发扬光大:俄罗斯饺子、意大利饺子、墨西哥饺子、匈牙利饺子、印度饺子、还有朝鲜饺子,越南饺子……我们的饺子文化已发扬到世界各地!
在那穷贫的童年时期,吃顿饺子是高兴而期盼的事情,每逢节日和亲戚贵客来访,我家必定会用白麦面包饺子。现在,吃饺子是日常生活中再平淡不过的小事了。蒸饺子煮饺子炸饺子炖饺子煎饺子烹饺子,肉饺子蛋饺子菜饺子花样不断翻新,真是回味无穷,可谓“生活充满阳光……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春节,一大家子人一块包饺子,人多热闹又分工不同,和面的,拌馅的,擀皮儿的,包饺子的,那真是忙活的风生水起!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话着家常手上不停的忙活着,等饺子出锅了香气飘荡在屋子里,那个温暖,真好!这种情景现在实在太难得了,但每每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时我总是情不自禁的感动,招呼着父母和孩子快点趁热吃吧,味道怎么样啊,母亲总是会一挑大拇哥,我们的饺子没话说,好好吃。于是一切的劳累,一切的烦恼就尽在这幸福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