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节日大全 > 春节 > 正文

中国春节在国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2日 来源:网络

中国春节在全球的知名度

有人说:中国人爱春节,犹如老鼠爱大米。这虽是一句戏言形容,却说明哪里有华人,哪里肯定就有春节。美国的唐人街过春节,英国的华人区也过春节,澳大利亚的华人过春节,南非的华人也过春节。在欧洲偏僻小城,哪怕只有一户中国人,他们也会过春节,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讲中国历史的悠久,年节文化的丰富;在埃及,有些20世纪初迁居的华人,其子孙后代连中国话都不大会说了,但每到春节,照样会聚在一起包饺子过大年。

引人注目的是,近年来春节正走出国门、走出世界各地华人的家门,带有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性,并开始了向当地社会和节日生活渗透的现象。距2006年春节还有好几天,法新社、美国《纽约时报》、俄罗斯《独立报》等媒体都已经开始用大篇幅报道中国春节。这说明,中国古老的传统春节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节日。

为了了解中国春节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在2006年春节前夕,中国《环球时报》指令驻外记者到各国街头调查8-10名当地民众,回答“您知道中国有个春节吗”这个问题。

结果,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街头10位被问人,有5人知道;在马来西亚采访,回答则人人皆知,还会说“恭喜发财”,那里称春节为“华人新年”,早已列为该国全国性假日;美国纽约也人人皆知,并自2003年起已将过春节纳入公共假日,唐人街的春节热闹红火一点也不比国内逊色;在法国巴黎街头,10名法国人当中有9人知道中国春节,7人能讲出大年三十是热热闹闹的家人大团聚夜;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与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圣保罗,与中国相距数千里,被采访的20人中有10人知道春节是中国人全家团圆的重大节日;在埃及首都开罗街头,被采访的8位埃及人中只有2位不知道中国春节;而在莫斯科街头采访,10名俄国人中有8人知道中国春节,其中还有人津津乐道、眉飞色舞。这些采访活动虽未遍及全世界,也许碰到的外国人恰好来过中国或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或不甚了解,但都表明中国春节在世界上已经有很高知名度了。他不仅是全球华人心中最牢固的民族情结,也成了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一个坚实平台和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春节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春节,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关注中国春节的形势下,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春节,这个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能否成为世界的节日呢?专家学者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节日,能否成为世界性的节日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有没有庞大人群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节日。中国春节有,那就是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数千万华人,以及越来越多走出国门办企业、厂矿、建筑、商贸的实业家和出国学习的留学生。他们落居在哪里就把“过大年”的习俗带到哪里;二是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力量能否创造一个对世界具有非凡影响的吸引力。中国有,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旅游观光者,也使对华关系成了各国政要商家考虑的重要课题;三是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人逐渐接受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的同时,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越来越开放;四是中国传统春节与世界公历元旦在时间上比较靠近,有天然时间优势。最主要的是节日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合和为贵”、“以人为本”等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外各界民众所接受;承载这些理念和精神的五彩缤纷的中国春节众多民俗事象具有巨大的吸引魅力。

实际上,中国春节正在影响和感染着各国的民众。从各国报纸报道看,2006年春节在巴西,有些当地人会学着中国人的样买一个福字倒着贴,以求新的一年有好运。从来没有到过中国的曼加贝拉如今年年都要像中国人一样欢度春节,因为她的女儿嫁给了一位巴西华裔。她说中国人春节讲究团圆,自从有了中国亲家,年年春节都去亲家那里拜年,吃年夜饭。纽约在禁放鞭炮8年之后,为了照顾华裔过年的习惯,2004年破例“改禁为限”,2006年则决定大年初一中午12点在林则徐广场燃放50万发爆竹。

俄罗斯在春节的时候为中国朋友特地多放鞭炮,莫斯科目前销售的大部分烟花爆竹都是中国生产的。加拿大人会向中国记者咨询自己的生肖是什么,春节期间生肖邮票十分畅销。比利时的超市出现春节专门为中国人开辟的年货柜台,但购货者比利时人并不比中国人少。加拿大,过春节时几乎所有的大超市都能买到中国年货,有些商场在入口处还挂起了大红灯笼、春联和龙头画像。法国著名“老佛爷”大型百货商场在春节来临之际也披挂了红、金两色的中国盛装,商场内生肖的画像栩栩如生,用中文印制的“新年好”

招贴画到处可见,巨大的“福”字倒挂在商场厅梁上。纽约著名的帝国大厦则在元月27日晚上举行“点灯仪式”,大厦顶端的彩灯全部换成具有中国传统喜庆气氛的金、红两色。

马来西亚街头,春节期间到处都能听到“恭喜发财”、“一本万利”等春节歌曲的旋律,在地标建筑双峰塔下的阳光广场,当地乐手身穿华人传统服装,用古琴、二胡、竹笛演奏中国传统民乐。在中国工程人员承建的巴基斯坦水电、采矿等大型工程工地,不仅中国同胞其乐融融,就连附近十里八村的巴基斯坦民众也来沽喜气,过节的气氛绝不亚于国内。

据2006年春节期间的新闻报道统计:这年参加过中国春节的外国人多达4亿多人,不但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而且在国外也有许多人在春节期间到华人社区的朋友家中做客和过春节。春节文化作为中外友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向往和接受。许多外国人为了了解中国、研究中国,春节前,往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深入到城乡参加中国春节的各项民俗活动和庆祝礼仪。在僻哩啪啦的鞭炮声中、锣鼓喧天的欢娱声中、祭祖拜神的缭绕香火中,捏饺子、喝酒庆祝的和乐融融中,不仅使中国人交往了许多外国朋友,外国人也对中国的春节文化更加充满了神秘和羡慕。春节,正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变成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民族节日文化奇观,变成中国面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变成外国旅游观光的首选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人也越来越认识到春节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把民族文化的自觉性、自尊性和保护意识也推向新的保护和弘扬阶段。

有人担心春节的“年味儿”淡了,那是生活日益富裕和提高的中国人越来越重视这个伟大的传统民族盛典了,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节日对中华民族复兴和繁荣的重要性了。

文化向来是随着经济的强大而展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风采的。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现在世界上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已多达I。5亿,这个数字必将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不断增加。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之一,在国际政治中越来越大的影响,也给中国传统春节走向世界铺开了一条金光大道。

春节,是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也是世界人民羡慕和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