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2物候之小雪物候,小雪分哪三候?
小雪节气里的第一候为虹藏不见,二候为天腾地降,三候闭塞成冬。意思是说:由于气温降低,北方以下雪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见了;又因 天空阳气上升,地下阴气下降,导致阴阳不交,天地不通;所以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我国地域辽阔,“小雪”代表性地反映了黄河中下区域的气候情况。这 时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时已呈初冬景象。总的来说“小雪”期间的天气呈现以下两个气候特点:气温继续走低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初候,虹藏不见。
季春阳胜阴,故虹见;孟冬阴胜阳,故藏而不见。
《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曰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
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之所以为冬也。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 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我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我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节气相关民谚
节到小雪天下雪。
小雪节到下大雪,大雪节到没了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小雪地不封,大雪还能耕。
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冻镰砍就剩茬。
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冻害。
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大地未冻结,栽树不能歇。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汉继续把地耕。
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
小雪地能耕,大雪船帆撑。
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
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
时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
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
小雪封地地不封,大雪封河河无冰。
小雪节气谚语民谣
一、黄河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小雪节气期间,北方各地最低气温多在零下,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地区正值初雪期,在降水较少的时期,小雪的到来意义非同小可。
河北:“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是农民朋友对小雪节气时下雪的赞扬,此时的雪水能抗旱防寒。
山东:“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麦冬灌,保墒防冻。植树造林,采集树种。改造涝洼,治水治岭。水利配套,修渠打井。”
河南:“立冬小雪,抓紧冬耕。结合复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层。压砂换土,冻死害虫。”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小雪期间,长江中下游开始进入冬季,部分地区可见初霜。但初雪来得迟,一般在12月中下旬。这一地区在小雪节气期间开始了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并开始积肥。
江苏:“立冬下麦迟,小雪搞积肥。”
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风寒,棉粮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麦续播,贮足饲料莫迟延。”
三、华南地区流行的小雪节气的谚语与民谣:
福建、广东:小雪期间地里仍有庄稼,有谚语可查。福建当地有:“小雪点青稻”的说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广东则有:“小雪满田红”,大雪满田空”,这里所谓的红,不是指红颜色,而是指农活多,此时开始收获晚稻,播种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