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小暑 > 正文

今日小暑:出梅,入伏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07日 来源:网络

今日小暑,这个节气标志着:江南出梅,进入三伏天!南宋诗人陆游《苦热》诗:“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描写的就是出梅后的苦夏情景。

小暑虽然标志着出梅,但民间还有“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的谚语。

小暑是农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在天文学上,即喻示太阳到达了黄经105度。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古籍《群芳谱》:“暑期之此尚未极也。”暑,即热的意思,小暑即小热,还未极热,但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此时的特征是雷雨增多,天气会比较闷热,并迈入伏天。

今日小暑:出梅,入伏

伏天是什么

伏天的说法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伏天又为阴起阳降时,《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伏”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按阳历计算,三伏天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一般三伏天长达1个多月,初伏10天;中伏,如果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就需20天,若在立秋之后,10天;末伏,10天。

古时,小暑节气有哪些习俗

古时,小暑的六月初六日为“天贶节”。据史书记载,此节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贶”即“赐”,即天赐之节。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属赐“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称天贶节。

小暑时节民间有“晒伏”习俗,因已过黄梅季,人们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跟其他节令一样,古代伏天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如小暑吃藕的说法,认为夏天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能够治疗血虚失眠。

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伏日俗谓之苦夏,影响食欲,饺子、面、烙饼摊鸡蛋,既开胃又营养。

山东则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有的地方则兴吃羊肉,称为吃伏羊。“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这种食俗可上溯到尧舜时。

而伏日吃面,至少在三国时期就有,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现在,人们时兴吃冷面,伴有各种浇头。

古时,伏天还有吃炒面的习俗,所谓炒面就是炒面粉,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