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立夏 > 正文

立夏千万不可错过的习俗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5日 来源:网络

"立夏"对现在的人来说就是个节气,不过就是春天即将结束,来迎接夏天的到来,但是对于我们的先人来讲"立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立夏有着春天播种的农作物已经长大,而古时却是以农作物为重点,所以古人在立夏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习俗,而古时候的习俗都有哪一些?

《岁时佳节记趣》一书记载,先秦时各代帝王在立夏这天,都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区举行迎夏仪式。彼时,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带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连车子的旗帜也是朱红色的。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强烈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随之不断的演变。。。。。。。。。。

《帝京景物略》中这样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在明代到来立夏这天,朝廷掌管冰政的凌官就要挖出冬天窖存的冰块,切割分开,由皇帝赏赐给官员。其实,皇帝立夏赐冰,并非起于明代,据考证,两宋时期皇帝立夏赐冰给群臣就已经成为一项惯例和习俗。

在民间,平常百姓家在立夏是没有冰的,但是在立夏这一天是有喝冷饮的习俗的,《帝京景物略》载云:“立夏日启冰……编氓(指老百姓)得卖买,手二铜盏叠之,其生磕,曰‘冰盏 ’。”

《春明岁时琐记》也云:“市中敲铜盏卖梅汤者,与卖西瓜者铿聒远近。”据考证,上面所说的“铜盏”,实际就是盛冰镇饮料的木桶。“铜盏”一般都是黑漆铜箍,桶盖上有一根铜制的月牙幌子,既表示这酸梅汤是在夜里制成,也是招徕顾客的标志。

中国的领土面积是非常大的,所以各地的“立夏”习俗也是有不同之处的。就拿立夏和冰饮的事情来说,《清嘉录》中所记就是另一番情景。

当然立夏除了和冰饮的习俗之外,一些地区还有"秤人"的习俗,据说这种习俗来源于三国时代

说法一:

传说蜀汉先主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看增加了多少体重,再修书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

说法二:

魏国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又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秤了体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没有亏待安乐公,使他年年增加体重。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

立夏秤人有两种,有的悬秤于大树,多是给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悬秤于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俨然一种闺中游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