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 > 立夏 > 正文

立夏禁忌吃什么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03日 来源:网络

少吃:油炸、红烧、辛辣调料,苦瓜、莲子芯、苦丁茶、冰冻冷饮。

薄滋味是初夏最重要的饮食经,多品尝食物天然的味道,少吃些鱼肉、油炸、红烧。同时立夏心火渐旺,易出现口燥咽干、心中烦燥、手足心热的情况,饮食宜清淡,少用各类辛辣调料,以防助火伤阴。另外夏季刚开始,还不必吃太多的苦味降火,苦瓜、苦丁茶、莲子芯,最好只在有舌尖发红,有心火的时候适量吃一点即可。如果热,尽量小口喝温开水,最解渴去热。夏季吃冰冷的食物会让脾胃很受伤。

盛开的荷花

忌吃:野鸡、鲤鱼、韭菜鸡肉同食、动物心、醉酒、大蒜、生蒜。

《白云杂忌》曰:“是月勿食雉(野鸡),令人气逆。勿食鲤(鲤鱼),能害人”。《千金方》曰:“勿令韭菜同鸡肉食,暴死者尤不可食,作内疽,生胸臆中。勿食诸物之心,勿大醉,勿食葫(大蒜),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勿食生蒜,伤人”。

盛开的荷花

适宜:草莓、枇杷、菠萝、皮蛋瘦肉粥、豆浆、韭菜、小米、桑椹

孙思邈在《摄养论》中说:“四月(立夏、小满),肝脏已病,心脏渐壮。宜增酸减苦,补肾强肝,调胃气”。所以时令的多汁水果可以多吃:草莓、枇杷、杨梅、菠萝等。同时,夏季肺气受制,又需要增辛味养肺,如韭菜、茼蒿、洋葱、姜等。同时北方此时还是多风少雨,加之今年五运六气之燥热之气的影响,可以食用些滋阴祛火的食物如:鸭蛋、章鱼、小米粥、皮蛋瘦肉粥、豆浆、桑椹。

立夏的传统美食

立夏传统食物表
1
2立夏茶
3立夏羹
4蚕豆
5脚骨笋
6七家粥
7立夏饭
8
9乌米饭
10黑米饭糕
11三鲜
12豆制品

荷叶清荷盖绿水

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立夏茶

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立夏羹

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艳丽的荷花

蚕豆

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脚骨笋

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并不是菜市场现在在卖的所有笋都能用来做“脚骨笋”的,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吃“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七家粥

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粉色荷苞慢慢绽放

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乌米饭

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子不敢叮咬。

粉色荷苞慢慢绽放

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三鲜

立夏尝三鲜又称为“立夏吃三鲜”或“立夏见三新”。三鲜一般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蚕豆、蒜苗)。树三鲜有樱桃、枇杷、杏子(一说是青梅、杏子、樱桃)。水三鲜即海螺、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

豆制品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关文章